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瑞楼藏书目录

文瑞楼藏书目录

十二卷。清金檀编。金檀(约1660-1730),字星轺,以字行,桐乡(今浙江嘉兴地区)人,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,目录学家。自幼好书,犹嗜古籍,于书无不搜求。晚年藏书益多,建“文瑞楼”以贮之,编有《文瑞楼藏书目录》十二卷。此目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编次,又将史论、史传、小说家,南宋人文集、明帝王文集、明人文集、明人诗集等二级类目提升为一级类目,与以往私家书目不同。经部分易类、书类、诗类、春秋类、礼记类、孝经、论语、孟子、四书,总经解。史部分正史类、编年、运历、霸史、杂史、职官、故事、仪注、地志(都城宫苑、各省通志、府州县志、郡邑杂志、山水)、史论。史传分名贤、忠义、孝友、列女、宗藩、谥法、外夷、制诏、职掌、科甲、山陵、行役、奏疏、谱系、簿录。子类分子书、儒家、道家、家训、规劝、古文、骚赋、四六、尺牍、类书、时令、农家、种艺、货宝、食货、小学家(字学、诗韵、印篆、法贴考、书画考)、释家、仙家。小说家分历代小说、唐人小说,宋人小说、元人小说、明人小说、国朝小说。集部分前汉、季汉、晋、梁、陈、北周、初唐、盛唐、中唐、晚唐、太祖朝、太宗朝、真宗朝、英宗朝、神宗朝、哲宗朝。南宋人文集分高宗朝、孝宗朝、光宗朝、宁宗朝、理宗朝、度宗朝、恭帝端宗昺三朝、方外、金人文集、元人文集。明帝王文集。明人文集分洪武朝、建文朝、永乐朝、宣德朝、正统朝、景泰朝、天顺朝、成化朝、弘治朝、正德朝、嘉靖朝、隆庆朝、万历朝、天启朝、崇祯朝、香奁、妓女、羽士、释子。明人诗集分十四朝,无建文朝。又有诗部、宋金元集、明诗、诗话、乐府、词、总集等。对小说类和集部类的图书,著录格外详细,排列有序,约占全书目收书的四分之三。各书除记书名、卷数外,亦记撰者籍贯,集部中还注记其登科年次、官职和谥号。现存有“读画斋丛书”本,“丛书集成”本,中华书局1985年据以出版校点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小雅堂诗集

    附《冰蚕词》一卷。清承龄撰。承龄字子久,姓裕瑚鲁氏,满洲镶黄旗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诸生、道光进士。官至贵州按察史。著有《大小雅堂诗集》不分卷。据此集《序》称:“伯大令仲渊侍御叔涵观察刊成遗集曰:《大小雅

  • 高峰文集

    十二卷。宋廖刚(1070-1143)撰。廖刚,字用中,号高峰,南剑顺昌(今福建顺昌县)人。崇宁五年(1106)进士。宣和初(1119),自漳州司录,历擢监察御史。时蔡京当权,刚论奏无所避,出知兴化军。

  • 读雪山房唐诗钞

    三十四卷。清管世铭(1738-1798)编选。管世铭,字缄若,号韫山。江苏武进人。乾隆进士,授户部主事,累迁郎中、旋擢御史。精诗古文,深于经术。有《韫山堂诗文集》。此集选诗三千九百余篇,比较全面地反映

  • 敦艮吉斋诗存

    二卷。《文存》四卷。清徐子芩(?-约1876)撰。附《劫余小录》一卷。徐元叔撰。徐子芩,字西叔,号易甫,一号毅甫,晚号龙泉老牧。安徽合肥人。道光举人。不求官,耕牧山中,以“狂人文士”居。《敦艮吉斋诗存

  • 文字学音篇

    五章。钱玄同著。钱玄同(1887-1939)原名夏,字中季,少号德潜,后改掇献,又号疑古。浙江省吴兴县人。1906年赴日本留学,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。1908年起,从章太炎学习国学,精研音韵训诂及《说

  • 委羽山志

    六卷。明张仲孝撰。张仲孝,字百原,江苏常熟人。以进士官浙江黄岩县知县。委羽山在黄岩县南五里,形似龟,故名翠龟,又名龟兹、俱依。相传周朝刘奉林讣为此地为仙圣窟穴,自嵩山迁居至此。丹成乘鹤升天,离去前竖大

  • 书经疑言

    一卷。清王庭植撰。王庭植字实丞,江西庐陵人,道光二十四年进士。此书较少引用前人旧说,往往独抒己见。如王庭植解释“纳于大麓”,认为“大麓”就是太(泰)山之麓,“古‘太’字无点;麓,山是也。尧使舜行礼,而

  • 孟子发微

    二卷。易顺豫(详见《礼记大学篇古微》)撰。是书大旨以《孟子》实有王齐王滕之事,而人莫知之。盖为《史记》所误最大者,缺魏惠王后元十五年,以其事属之襄王,致两丧地于秦七百里,南辱于楚二语,无有着落。顺豫据

  • 易经宗翼

    二十九卷。清默希老圃撰。作者为天门人,姓名不详。此书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,依通行经传本作注,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为筮仪及图说。卷首及卷二十八、二十九为自序、凡例、杂说、补遗。书中分六十四卦为错综二门,以

  • 遁世编

    十四卷。明钱一本(详见《像象管见》条)撰。此书记古来隐逸之士,自唐虞至元,分神隐、真隐、儒隐、节隐、侠隐、哲隐、达隐、高隐、别隐九类,共十四卷。其内容甚为芜杂,且疏漏也多。如钱一本将其不知姓名的人一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