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扬州十日记

扬州十日记

一卷。明末清初人王秀楚撰。王秀楚,江苏江都人,生卒年月不详,曾为史可法幕僚,其余事迹不详。《扬州十日记》中所记为王秀楚亲身所历,目所亲睹之事。顺治二年(1645),清兵攻破扬州,烧杀抢掳,城中百姓无一幸免。清军入城后,逐户搜索,将百姓金银以至绸缎衣物洗劫一空,烧毁房屋,奸淫妇女,屠戮百姓,城中乱尸山积,血流成河,死者簿载之数共80万,腥闻数十里。王秀楚九死一生,幸免于难。《扬州十日记》书中真实具体地记叙了清军破城经过及扬州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,揭露了清兵令人发指的罪行,同时也如实反映了当时劫难之事也有不知为清兵、为镇兵、为乱民所为者,对于某些清兵将领全活百姓,不事杀戮的行为也予肯定,态度较为客观。《扬州十日记》有《荆驼逸史》本,北京图书馆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《明末十家集》旧抄本,《明季稗史汇编》本,北京大学图书馆、日本静嘉堂文库藏《八家集》传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寒香

    二卷。清汪光被撰。光被生平事迹均不详。作本剧署名苍山子。剧情是:临安青年米遥,字远思,自恃才高,诗酒狂放。宋徽宗为端王时,曾慕其名而派遣高俅赠以玉章。米遥至淮安,题诗酒家之壁:“桂花宜向月中看,谁送书

  • 小山词

    一卷。宋晏几道(1031?-1106?)撰。几道字叔原,号小山。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,晏殊第七子。他出身宦门,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,性情孤傲耿介,所以仕途蹇仄,曾被牵连审查。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;

  • 童子问

    一卷。清代黄文澍撰。黄文澍见《经解》条。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,采用一问一答形式,共分十四章,均是“童子问”,作者“答”的方式,此书原本题为《石畦集》。

  • 用易详解

    十六卷。宋李杞撰。李杞字子才,号谦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。宋代有三李杞,一为北宋人,官大理寺丞,与苏轼相唱和,见“乌台诗案”。一为朱熹门人,字良仲,平江人。一为此书之作者。《经义

  • 本草崇原 侣山堂类辨

    《本草崇原》三卷,《侣山堂类辨》二卷。清张志聪(详见《素问集注灵枢集注》)撰。高世栻辑。因本书以《神农本草经》为经,故名。张氏研究医学,必详明本原且以轩岐、仲景为归。认为《神农本草经》“词古义深,难于

  • 远游略

    不分卷。清黄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表字君开,吴县(今苏州市)人。表奔走南北,闽粤燕都无所不至,或为人幕僚,或营商业。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,兼及时事,康熙间社会情况,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,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、

  • 古今春秋盟会图

    一卷。汉严彭祖撰,清王谟(详见《汉魏遗书钞》)辑。梁阮孝绪《七录》著录有《严氏春秋左氏图》十卷、《古今春秋盟会图》一卷,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及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春秋公羊传》,严彭

  • 复初斋诗集

    六十六卷。清翁方纲(生平详见《复初斋文集》)撰。该集是翁方纲按年编次而成,起于乾隆壬申(1753年),止于嘉庆甲戌(1814年)。包括《课余存稿》,《乐洲集》,《青棠书屋稿》,《宝苏室小草》,《秘阁集

  • 海岱会集

    十二卷。明石存礼(生卒年不详)等撰。石存礼字敬夫,号来山。山东益都人。明弘治五年进士,官至知府。是书为明石存礼、兰田、冯裕、刘澄甫、陈经、黄卿、刘渊甫、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,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

  • 唐写卷子本说文解字残卷

    此残卷有九十四行,每行两篆。每篆分为三栏:上栏篆文,中栏音切,下栏说解。皆为木部,“祖”字起,“楬”字止,共一百八十八字。然首行两篆仅存“木”旁,十五行上下两篆全损,九十二、九十四两行古文“柙”字和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