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意见

意见

一卷。明陈于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于陛字元忠,南充(四川省南充市北)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。万历初以翰林院编修参预编纂世宗、穆宗两朝实录,累迁礼部尚书,领詹事府事。于陛少从父习国家故实。为史官,益究经世学。以前代皆修国史,而明独无,因请设局编辑,诏从之,并以于陛为副总裁。不久又兼东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,改文渊阁,加太子太保。卒谥文宪。著有《万卷楼稿》、《意见》等。此书是陈于陛之札记。分立教、应物、恕字、施报、学庸、出处、处事、天意、造物所福、宽严、三才、续经、文字、澄养性情、天道、文章、立达、理数、用人、人心、知几、创业守成、孝庙世宗、余阙、刘文成、武宗、老庄、周公、荀孟、张良、太祖、王阳明、自责责人、曹沫、寇准、宋南渡、温公通鉴、惩创、元史、两汉、七国、贵溪分宜、易传孝经、王文正、难易、太史公、韩昌黎、申韩、真宗王旦、天文、议论、阴德、化书、科目、相权、房杜文章、吏才、相道、阳明之学、讲学、至人无梦、辨才、小人、儒名、张道陵、庚桑子、佛教、三教、二氏、论道、道理、南方人才之盛、清净无为、说事、补谥、莫营私、盐井、保甲、不争、观世等八十条。陈于陛素以笃实为本,所以在立教、立物诸条中,极力驳斥王守仁之学说。而出处条、天意条、造物所福条、天道条等,则纯为黄老之谈。至于老庄一条,更加明显地露出其本旨。其用人一条,指斥植党树援之时弊,他说:“当事者欲引用一人以代己,当用自己有卓立之见。能作同异者,方得他气力。尝见近世大老,多引用与己意见符合,植力为援,以为异日之助。及主已告位,则彼同己者亦且随流而逝矣。可笑可叹。凡异己之人,必是贤者,于恶中能知其善。他日得志还有公道。其同己之人,纵时有巧术,能固彼位,不随己而去,这等人极会反覆,偏能反前所为,不复顾念,如吕惠卿之于安石是也”,持论颇中要旨。孝宗世庙一条,称成化之浊乱,武宗之放纵,非当时臣子所宜言。等等。此书对于治史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此书有《宝颜堂秘笈》(万历本、民国石印本)本、《续说郛》本、《五朝小说·皇明百家小说》本、《五朝小说大观·皇明百家小说》本以及民国二十五年(1936)商务印书馆据《宝颜堂秘笈》本排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守

    三十二卷。清叶佩荪撰。佩荪字丹颖,号辛麓,归安(浙江吴兴)人,乾隆进士,官至湖南布政使。此书卷首为易卦总论,撮举二十四卦,论述阴阳消长之理,顺逆往来之数,发挥详尽。自卷一以下诠释经文,但不及系辞传、文

  • 毛诗通义

    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

  • 宸垣识略

    十六卷。清吴长元撰。吴长元,字太初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乾隆时为布衣食客,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,就其所见,撷具精华,著《天厨杂嚼》,未授梓,改名为《名胜观光计》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大学士英

  • 锦县志略

    二十四卷,首一卷。民国王文藻修,陆善格、朱显廷纂。王文藻字容侪,北平(今北京市)人,贡监出身,民国五年(1916)任锦县县长。陆朱河许人?按《锦州府志》,创修于康熙二十一年刘源溥,而锦县志亦修于康熙二

  • 西涧草堂集

    四卷。清阎循观(1724年-1768年)撰。阎循观字伊高,一字怀廷,昌乐(今山东昌乐)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进士,授吏部考功司主事。循观省身克己,刻苦自立。著有《名人小传》、《见闻随笔》、《毛诗

  • 尔雅古注合存

    二十卷,总考一卷。清董桂新撰。董桂新(1773-1804)字茂文,号柳江,学者称柳江先生,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清训诂学家。嘉庆七年(1802年)进士,入翰林。年三十二病卒。少承家学,又从董炼金游。

  • 澄鉴堂石刻

    四卷。清张井得文与可、苏东坡所画竹,属钱泳为其摹刻题咏于石。张井字芥航,道光时为何道总督。此竹为万廉山旧藏,其子万少山献于张井。文与可所画竹,宋元人题咏者有苏轼、范纯仁、米芾、柯九思、吴仲圭、扬廉夫、

  • 魏郑公谏续录

    二卷。原书不具撰者姓名,《四库提要》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。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,然王方庆《魏郑公谏录》仅得130条。本书摭拾众说,以补王录之不足。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,且有

  • 圆机诗韵沽法全书

    见“韵法全书”。

  • 五色石

    八卷。题“笔炼阁编述”,自序后署“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”。胡士莹《话本小说概论》认为“笔炼阁主人”当是徐述夔的别署,因清代《禁书总目》徐述夔悖妄书籍目内有《五色石传奇》。徐述夔原名赓雅,字孝文,东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