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怡志堂诗初稿

怡志堂诗初稿

八卷。清朱琦(1803-1861)撰,生平籍里见《怡志堂文初集》条。是诗稿首卷题为《新铙歌》。其后各卷无题,均以年为序。卷二为庚寅至辛卯,卷三为己亥至辛丑,卷四为壬寅至乙巳,卷五为丙午至丁未,卷六为丁未(九岁至岁终),卷七为乙卯,卷八为丙辰。秦湘业评曰:“《新铙歌》,寓规于颂,意旨深远。直可具体汉魏,追踪雅颂。”王柏心评曰:“五古大篇禀诸经,而参诸史者,莫盛于子美氏。白太傅之款,笃敦厚。又次也,元遗山,合唐宗而冶之。亦号大家至作者,而开生面矣。风雅纵有盛衰,悬此数家者,如江河行地,日月经天,亘终古不废可也。集中他体皆峻整,其踵前媺,而冠群流者,尤首推乐府及五古诸长篇。”朱琦诗成就属于平常,这些文人吹捧的评价不足为训。是书传本有清道光七年(1827)刻本。咸丰九年(1859)仁和胡氏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书大成直讲

    二十卷。清李锡书(详见《四书臆说》)撰。是书乃李锡书晚年所作。认为前儒言孔子集群圣之大成,朱子集群儒之大成,四书乃圣人之大成,集注章句乃朱子之大成。故是书以“大成”为名。首载朱子年谱,尊朱注,不载朱子

  • 易序图说

    二卷。明秦镛撰。秦镛字大音,江苏无锡人。崇祯十年(1637)进士。历官清江知县,河南通御史。此书以《序卦》言义理而不及象数,因合先天、后天而求之。上经分五节,象阳。下经分四节,象阴。合上下为九以象乾之

  •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八十卷。清贾祯等奉敕撰。是书起自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正月,止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七月,首尾十二年。奉诏设馆纂而成书。是书编纂体例仿《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》,凡“上谕、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奏折,各

  • 诸子平议

    三十五卷。清俞樾撰。俞樾生平见“广雅释诂疏证拾遗”。《诸子平议》仿照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体例,所平议者为《管子》、《晏子春秋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列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商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

  • 经学讲义

    一卷。清末民国初王舟瑶(1858-1925)撰。舟瑶字枚柏,一字星垣,浙江黄岩县人,光绪十五年(1889)进士,官广东侯补道,执教多所书院,及学堂著述颇丰。此书是王舟瑶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授课的讲义。首

  • 河洛定义赞

    一卷。明喻国人撰。此书认为伏羲则河图,画乾、坎、艮、震四卦得讼、遁十六阳卦;则洛书,画巽、离、坤、兑四卦得家人、中孚十六阴卦,合河、洛迭为上下而得否、姤、履、泰三十二阴阳配合之卦,并且说揲蓍之数不惟邵

  • 春秋胡传附录纂疏

    三十卷。元汪克宽(详见《礼经补逸》)撰。此书模仿孔颖达《左传正义》,专为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作疏。其《自序》称此书“详注诸国纪年谥号,可究事实之悉;备列经文同异,可求圣笔之真;益以诸家之说,而裨胡氏之阙疑

  • 质疑录

    一卷。明张介宾(详见《类经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天启四年(1624),为张氏晚年之作,旨在纠正前人之偏执谬误。作者主张偏于温补,故重在正刘完素、张元素、朱震亨诸家偏于寒凉攻伐之失。书中之论凡四十余条,刻析

  • 后画录

    一卷。唐释彦悰撰。释彦悰,生卒年及里贯不详。大概为唐太宗时僧人。释彦悰收录他在京城所见名画,加以品评题记,共集三十七人的画作,以续姚最《续画品》,故题该名。书前有释彦悰自序,记述其成书始末。其书中品评

  • 春秋左传王氏注

    一卷。魏王肃(195-256)撰,清马国翰辑。王肃字子雍,东海郡兰陵(今山东苍山)人,三国时著名学者,王朗子。年十八从宋衷读《太玄》,黄初中为散骑、黄门侍郎。太和三年(229)拜散骑常侍,甘露元年(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