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雁荡山志

广雁荡山志

二十八卷。清曾唯撰。曾唯,号近堂,浙江永嘉人。雁荡山在浙江温州府,跨乐清、平阳二县,景色秀丽。明初僧永升,创修《雁山集》一卷。嘉靖十八年(1539),朱谏因搜讨旧本,增为四卷。万历九年(1581),胡汝宁复续。其后徐待聘又有《雁山志胜》四卷。此书则参考旧志外,又与同时乐清教谕范钺所纂《雁荡山志》参互考订,因名曰《广雁荡山志》。《广雁荡山志》乾隆五十五年(1790)刻本,共二十八卷。兹篇胜旧志之处甚多。主要有:其一,正雁荡名之始于唐。旧志多引沈括《梦溪笔谈》,谓雁荡山开山于宋。又引薛季宣赋,亦谓开山于宋。兹篇则引西域书等著作,详雁山开山于唐。然以僻处海隅,足音不断。宋室南迁,贵游渐盛。时人遂误以为开山于宋。其二,正大龙湫水出绝顶之南。旧志谓雁湖在湫顶,湫从湖出。兹篇则历数其误。其三,正谢灵运仅至筋竹涧口而止。旧志多谓谢灵运深入筋竹涧,而推其为开山之首。误有同治八年(18869)补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古经说

    二卷。清侯康(1798-1875)撰。康原名廷楷,字君模,广东番禺(今广东番禺)人,道光时举人,著名学者。博学好古,通经史,除《春秋古经说》外,还著有《穀梁礼证》、《后汉书补注续》、《三国志补注续》、

  • 云林石谱

    三卷。宋杜绾撰。杜绾,字季扬,号云林居士,山阴(今山西山阴县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云林石谱》。书前有绍兴癸丑(1133)五月十五阙里(今山东曲阜县)孔传序,认为奇石是女娲炼石之余,爱石是个高

  • 中朝故事

    二卷。南唐尉迟偓撰。生卒年、字号、籍贯均不详。尉迟偓仕南唐,官朝议郎、守给事中,修国史,曾奉旨纂《中朝故事》二卷行于世。此书皆记唐宣、懿、昭、哀四朝故事旧闻,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,故称唐为中朝

  • 周易时义注

    无卷数。明章佐圣撰。佐圣字右臣,安徽歙县人。崇祯中以明经登第,崇祯十七年(1644)撰成此书。其书按照经训解,把卦图一卷附在卷后。要义主于说理,征引比较芜杂,欠缺主见和选择。前面有自序,说以明经获隽,

  • 诗经简要

    一卷。清汪本原撰。本原安徽六安州(今六安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,据书前自序知其为光绪年间人。此书为未完之作,上起《周南》,下迄《王风》,余者皆缺。多为折衷旧说,鲜有创见。有光绪年间刊本。

  • 春秋四传通辞

    十二卷。明陈士芳撰。士芳字清佩,海宁(今浙江海宁)人。该书据董仲舒“《春秋》无通辞,随变而移”之语,故名。名曰《四传》,其实以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为主,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,则取与胡安国所注相

  • 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八十卷。清文庆等奉敕编。此书系咸丰帝因协办大学士杜受田的建议,降谕设馆,编纂夷务一书,书成,名曰《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》。是书所记,自道光十六年(1836年)议禁鸦片,至二十九年(1849年)英人不准进

  • 丹溪纂要

    四卷。明卢和(生卒年不详)撰。卢和,字廉夫,号易庵,东阳(今属浙江省)人,医家。除此书外,另著有《食物本草》。此书成于明成化二十年(1484),又名《丹溪先生医书纂要》、《医书纂要》。书前有作者自序,

  • 汤品

    无卷数。作者不详。是书主要记载沏茶的各种汤品,作者把汤品分为十六种,然后从不同角度谈论汤之优劣。首先为煎法,以汤之老嫩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。其次为注法,以汤之注入器皿缓急谈及沏茶的水有三种。再次以不同器

  • 皖省便览

    六卷。清李应珏撰。李应珏,字玉山,清同治、光绪时化州人。著有《浏志简览》、《两粤坠形志略》等书。光绪末叶,李应珏筮仕来皖,以《安徽通志》卷帙浩繁,综阅匪易,因摭拾旧籍,参考邸抄,及各属禀报,著为是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