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名将传

广名将传

二十卷。明黄道周(1585-1646)注断。黄道周,字幼平,号石斋,漳浦(今属福建)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改庶吉士,授编修,为经筵展书官。崇祯时,因言时事屡遭贬官。北京失陷后,又辅政南明福王,为郑芝龙排斥。清军南下,黄道周在江西起兵抵抗。战败被执,后遇害,《明史》有传。此书前有自序一篇,谓旧本不足重。旧本乃指宋人张预《百将传》、明人陈元素《名将传》。于是“取而细较之,芟其繁文,出其精要,再入旁批有夹注,又总断结其智勇之所在”。此序作于崇祯十六年,正是国事日非之时,内有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农民军,外有觊觎入关的满洲军。黄道周欲从历代名将事略中,向人们提供教训,引以为鉴,可谓用心良苦。全书录西周至明代名将一百七十五人,首吕尚、孙武,终戚继光、俞大猷。传中述其生平事迹,在“断曰”中评其功过,究其作战得失,“使披阅者,一览而知前人之用意”,领会用兵之奥妙。如在俞大猷传的论赞中说:“大猷为将,事必先周。陈师鞠旅,言必尽谋。水灭倭氛,陆俘琏囚。闽广奠安,漳泉少扰。比之方叔,实称其俦。”全用韵文写成。此书寓兵法理论于人物传略之中,形象生动。故人评之曰“非孙、吴诸家辞旨深奥猝难索解者可比”(耆英《新镌〈广名将传〉序》)。此书影响甚广,“实为营伍中必不可少之书”(耆英《序》)。此书又名《广名将谱》,《四库提要》入《兵家类存目》,著录此书十七卷,殆非完本。又疑“词意弇陋,决不出道周之手”,认为是坊间依托之书。本书有明崇祯癸未(1643)年刊本,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。清道光己酉(1849)年耆英辑印本,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有藏。此外,国内多家图书馆藏有此书明刊本。《海山仙馆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中收有本书。点校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,孟冰点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箧中集

    一卷。唐元结(719-772)编。元结字次山,号漫郎、聱叟,曾避难入猗玗洞,因号猗玗子。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天宝进士。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,立有战功。后任道州刺史。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,所

  • 仲景伤寒补亡论

    见《伤寒补亡论》。

  • 皇侃论语义疏参订

    十卷。清吴骞(1733-1813)撰。骞字兔床,号槎客,浙江海宁人。诸生。皇侃《论语义疏》乾隆间由日本传入中土。浙江布政使王亶望首先刊行。鲍氏知其不足又刊之。不久又由日本传入《孟子七经考异补遗》一书,

  • 郴州总志

    四十三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朱偓等修,陈昭谋纂。朱偓,字右佺,四川兴文人,进士,嘉庆十四年(1809)任郴州知州。陈昭谋,郴州人,曾任甘肃文县知县。郴志,肇自元代,至明代,共三修。然皆佚而无考。清康熙

  • 委羽山志

    六卷。明张仲孝撰。张仲孝,字百原,江苏常熟人。以进士官浙江黄岩县知县。委羽山在黄岩县南五里,形似龟,故名翠龟,又名龟兹、俱依。相传周朝刘奉林讣为此地为仙圣窟穴,自嵩山迁居至此。丹成乘鹤升天,离去前竖大

  • 筹辽硕书

    四十六卷,附录一卷。明程开琇辑。开琇字仲秩,天都人。事迹不详。是书记明万历四十六年夏间迄四十八年秋,内外臣僚关于辽事的奏疏,按年排次,共四十六卷,卷一卷二为熊廷弼、张涛二人奏疏,采辑最繁,久佚。徐乾《

  • 易经讲义

    八卷。清苌仕周撰。苌仕周字穆亭,汜水人。乾隆七年(1742)进士。官宜君县知县。此书以程《传》及《本义》为宗,不用象数之说,对于卦变尤力。大旨认为,“凡卦有二体,即有内外上下。有内外上下,即有上下往来

  • 论语正义

    二十三卷。清刘宝楠(1791-1855)撰。宝楠字楚桢,江苏宝应人。著有《释谷》四卷、《汉石例》六卷、《宝应图经》六卷、《胜朝殉扬录》三卷、《文安隄工录》六卷、《愈愚录》、《清芬集》十卷、《宝应文征》

  • 书蔡传附释

    一卷。清丁晏撰。乾隆中叶以后,清代学者普遍重汉学而轻宋学,对于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十分冷落,不过不少学者仍袭用蔡沈之语而不自知。此书则对于蔡沈的《书集传》中解释较好者,全部标了出来,比如《舜典》,今文

  • 续增乐至县志

    四卷首一卷,清胡书云修,李星根等纂,续道光裴志而作。《乐至县续志》光绪九年(1883)刻本,共四卷首一卷,卷首为序文、凡例、诸图。正文分为:卷一,沿革、疆域、形胜、山川、风俗、物产、城池、公署、铺递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