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巫山县志

巫山县志

三十二卷首一卷,清连山、白曾熙修,李友梁等纂。连山,曾任巫山县知县。白曾熙,曾任巫山县知县。李友梁,邑人,举人。巫山县清代二百余年无志,清以前则不可考。连山任县令后,立意创始,以采辑之事交给李友梁等人。工未及半,而适届瓜期。白曾熙继任,又矢力成之。《巫山县志》光绪十九年(1893)刻本,共三十二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至卷十,星野、沿革、疆域、城池、公署、山川、水利、户口、田赋、祥异。卷十一至卷二十,蠲政、仓储、物产、盐法、风俗、学校、坛庙、典礼、营制、武功。卷二十一至卷三十二,置邮、秩官、政绩、选举、封荫、人物、流寓、列女、坊表、古迹、寺观、艺文。此志分门别类,以郡志为伊归。记载详实,与《奉节志》相伯仲。卷首有十二峰总散各图,朝云聚鹤,飞凤集仙,历可指数。则此篇故守土治兵之所必资,亦韵伯词卿快遨游恣眺览者之所欲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图卦億言

    四卷。明贺沚撰。沚字汝定,庐州(今安徽合肥)人。隆庆四年(1570)举人,官至苏州府同知。该书以图书为《易》原本,分为四卷。首卷《图书八卦说》,卷二《六十四卦说》、《太极图说》,大都抄录朱子《绪论》,

  • 易学本原启蒙意见

    五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邦奇字汝节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,事迹见于《明史》本传。是书第一卷曰《本图书》,第二卷曰《原卦画》,皆推演邵氏之学,详为图解。第三卷称《明蓍策

  • 野香亭集

    十三卷。清李孚青(1664-1719))撰。李孚青,字丹壑,河南永城(另说安徽合肥)人。大学士李天馥之子,康熙十八年(1679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时年十六岁,人皆呼以“黑头公”。此集所收为康熙三十七

  • 偶然云集

    十卷。清汤之锜(1621-1682)撰。汤之锜,字世调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入清屏居田野,仿高攀龙复七规,春秋两会,四方学者翕然宗之。延陵书院、东林书院聘为主讲,皆不就。人称“默高先生”。著有《偶然

  • 九峰精舍辛卯集

    五卷。清王棻辑录。王棻曾主讲浙江黄岩县九峰精舍有年,此书即辑录其辛卯一年中课士之经解文章而成。共十七篇,多为长篇。其内容博赡,不拘汉、宋、元、明解经之说,颇有新意。如罗藻新“太姒为文王继室考”,此说始

  • 心园丛刊一集

    五种,八卷。清徐珂编。徐珂,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所收清李文田《李文诚公遗诗》为其子所辑,李文田著述颇多,但刊印甚少。其他几种为唐樊宗师《张恕斋本樊绍述遗文》一卷(清张庚注),徐珂辑《谭仲修先生复堂词话》

  • 别本汪文定集

    十三卷。宋汪应辰(1118-1176)撰。应辰初名洋,字圣锡,信州玉山(今属江西)人。宋代作家。绍兴五年举进士第一。累官秘书省正字。时秦桧当权,主张与金国讲和。应辰上疏力言其因循无备。上下相蒙,将应辰

  • 大观堂文集

    三卷。余缙撰。余缙,清代诸暨(今浙江诸暨县)人。字仲绅,号浣公。顺治壬辰(1652)进士,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,有《大观堂文集》。是集即其官御史时所上诸疏,共四十三篇,另附外官告病诸疏,是其未上之稿。

  • 常昭合志稿

    四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郑钟祥、张瀛修,庞鸿文等纂。庞鸿文,字伯絅,号絅堂,光绪二年进士,历仕太常少卿、通政司副使等。清雍正六年(1728),常熟析分昭文,分修两志,乃有常熟陶志、昭文陈志,其后复

  • 佛家通载

    见《佛家历代通载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