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

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

七十四卷。清陈乔枞(1809-1869)撰。陈乔枞字朴园,一字树滋,闽县(今福建闽侯)人。道光举人。曾任江西临江、抚州知府。其父陈寿祺曾被阮元聘入“诂经精舍”,后又主讲泉州清源书院、鳌峰书院。擅长辑佚古籍,喜收藏,藏书楼名“小嫏嬛”。乔枞承父志,研治经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《齐诗》亡于魏、《鲁诗》亡于西晋,唯《韩诗》存。然《韩诗》于宋政和、建炎年间亦逐渐亡佚。自郑樵后,说《诗》者又多摈弃汉学,务立新义,三家诗则几乎无人问津。宋王应麟《诗考》,搜集齐、鲁、韩三家之诗佚文,进行考核,每条佚文皆注明出处,卷末又别为补遗,以掇拾所阙。但终究多所挂漏,语焉不详。至清代,经学之风大盛,然多研究《毛诗》,研究三家诗者仍然是凤毛麟角。其中宋绵初著《韩诗内传证》,开始了对《韩诗》的研究,然鲁,齐二家之诗尚阙。乔枞之父寿祺曾搜集汉儒旧说,与《毛诗》相印证,与经义相比附,著《齐鲁韩三家诗遗说》,还未完稿便去世了。乔枞继承父志,续著《鲁诗遗说考》,《齐诗遗说考》,《韩诗遗说考》。汉时经有数家,家有数说,学者莫知所从,郑玄目睹当时今古文经学两派互相攻击,各言其是,遂以古文为宗,兼采今文之说以附其意,综合今古文两派观点,自成一家之言,使说诗者略知所归。于是经生皆从郑氏,追随郑学。郑玄笺《诗》,以《毛诗》为主,兼采鲁、齐、韩三家。如《诗·鄘风·君子偕老》曰:“邦之媛也。”郑笺:“邦人所依倚以为援助也。”与《韩诗》“媛”作“援”,训为“助”相合。又如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”毛传:“以简狄于春分燕至时,与帝祈于郊禖,因而生契。”郑笺:“降,下也。天使下而生商者,谓遗卵,有氏之女简狄吞之,而生契。”此为今文说,以简狄吞燕卵而生契。郑笺不从毛传之古文说,而采三家诗之今文说。郑玄说诗,择善而从,见解精辟,高出诸儒之上。陈乔枞搜讨历代旧说,与群书相比较,证明郑玄之说。著《毛诗郑笺改字说》、《诗经四家异文考》、《齐诗翼氏学疏证》、《诗纬集证》、《今文尚书经说考》等书。《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》目录:《毛诗郑笺改字说》四卷,《齐诗翼氏学疏证》二卷,《齐诗遗说考》四卷,《鲁诗遗说考》六卷,《韩诗遗说考》五卷,《诗经四家异文考》五卷,《诗纬集证》四卷,《今文尚书经说考》三十二卷,《今文尚书叙录》一卷,《礼记郑读考》六卷,《礼堂经说》二卷,《礼堂遗集》三卷。有清光绪八年(1882)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真率斋词

    二卷。清杨芳灿(1753-1815)著。杨芳灿字才叔,号蓉裳,江苏无锡人。乾隆拨贡,授甘肃伏羌知县,官至户部员外郎。工诗与骈文,诗学李商隐,著有《吟翠轩初稿》、《真率斋稿》、《芙蓉山馆诗词稿》。本书为

  • 三鱼堂文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外集》六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陆陇其(1630-1692)撰。陆陇其,字稼书,浙江平湖人。康熙进士,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。与陆世仪并称“二陆”,学宗程朱,以“居敬穷理”为主,力辟王阳明“致良知”

  • 宋元资治通鉴

    一百五十七卷。明薛应旂撰。应旂生卒年不详,字仲常,号方山。明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进士,授慈溪知县,屡迁南京考功郎中,主京察。忤严嵩,谪建昌通判,后任浙江提学副使。曾就学于王守仁,主“良知”说,晚年

  • 万珠袍

    二卷。不著作者姓名。此传奇的情节大略为:扬州人庞万珠生性放浪,赖其封王之祖留下的万颗明珠,屡欲纳妾。其妻梁凤娟甚为忧虑。恰好梁凤娟之父的属下黄佐领家中贫困,令其妻携长女娇莺、次女娇燕移居梁府。梁凤娟与

  • 尚书疑义

    六卷。明马明衡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明衡字子萃,福建莆田人。明代经学家。正德间登进士第,官至监察御史。以论救邓继曾及争慈寿太后诞辰免朝之事获罪,终身废弃。明衡初受学于王守仁,闽中有王氏学,自明衡始。此书博

  • 说文职墨

    三卷。清于鬯撰。参见《说文校书》。“职墨”犹言笔记、札记。是书持论虽不甚高,但亦有所发明,对于段玉裁、桂馥、严可均、王筠诸家之说偶有补正。例如:“从‘隹’与从‘鸟’之字同偏旁者皆同字也,段氏力辨‘雁’

  • 东谷易翼传

    二卷。宋郑汝谐撰。汝谐,字舜举,号东谷,生卒年无考,处州(今浙江丽水)人。陈氏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谓其立朝多为善类,仕至吏部侍郎。《经义考》引《浙江通志》则云,中教官科,迁知信州,召为考功郎,累阶勋猷阁待

  • 孝经内事

    ① 一卷。题云缺名。是书文凡九条,多伪脱。其中“天子行孝,则景星见”条,《御览》所引“孝”下有“德”字。“王者还嫌别微,殊跺贱,抑骄臣,息乱子,则屏性为之明以润,章大也”条,《御览》所引“润”字下尚有

  • 秋兴

    鼓角边城暮,关河古塞秋。渊明方止酒,王粲亦登楼。摇荡伤残岁,栖迟忆故丘。乾坤尚倾仄,吾敢叹淹留。

  • 择是居丛书

    十三种,五十六卷。清张钧衡(详见《适园丛书初集》)。此丛书所收著作均为据宋元刊本影印,与刻本可相互补足。经部如宋岳珂《九经三传沿革例》一卷,于九经之外增加《公谷》、《春秋年表》。此书曾刊刻于《知不足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