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尉缭子直解

尉缭子直解

五卷。明刘寅撰。刘寅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。四库馆臣从其《三略直解》书自题前辛亥科进士,考太学进士题名,知其为洪武间人,籍贯崞县(今属山西)。张纶《林泉随笔》称太原刘寅著《六书直解》。今人余嘉锡先生考其所注书实不止六种,谓《六书直解》之“六”字,非讹传,即误记。余氏所言极是,说详《四库提要辨证》卷一。刘氏《尉缭子直解》于每篇下皆撰有小序,提纲挈领,总括全篇主旨,颇能发明其义。其注中所论也多有精审可取之处。如卷一《威战篇》“庙胜之论”注云即《孙子》所谓“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。”(案此谓“庙胜”即《孙子》“庙算”之意,见《孙子·计篇》)。“受命之论”注云即太公立将之意。“逾垠之论”注云即太公所谓越江河、渡沟堑之义。案《太公》当即《六韬》,“立将”见《龙韬篇》,“越江河、渡沟堑”即《豹韬篇》的“乌云山兵”、“乌云泽兵”诸篇。清阮元氏评曰:“寅以兵家言注兵书,犹儒者之以经注经也。”(《研经室外集·四库未收书提要》)。阮氏也指出此书的不足之处,如卷一《天官篇》刑德之说而不用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,而用《太阴》左前刑、右背德及《兵略训》注等等。总言之,刘氏《直解》“瑕瑜不相掩”。此书刊本甚多,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有明成化刊本。此外,国内外多家图书馆藏有明清以来的刊、抄本,影印本。丛书《宛委别藏》、《景印明本武经七书直解》均收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饮和堂集

    二十一卷。清姚夔(约1669前后在世)撰。姚夔,字胄师,号成葊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。任安化县知县。著有《饮和堂集》。是集凡二十一卷,诗十三卷,杂文八卷。其中诗

  • 平滩纪略

    六卷。清李凌汉编。李凌汉,又名李本忠,湖北汉阳人。其祖贸易川江,溺毙而尸未获。父覆舟遇救,母闻耗仰药。凌汉抱先人之隐痛,悲行旅之多艰,矢愿他日有力,必凿尽诸滩而已。其后商业发达,遂偿夙志。于嘉庆十年(

  • 靳文襄奏疏

    八卷。靳辅撰。靳辅(1633-1692),清辽阳(今属辽宁)人。隶汉军镶黄旗,字紫垣。顺治六年(1649)由官学生笔帖或选为翰林院编修,后考授国史院编修。康熙十年(1671)巡辅安徽,十六年任河道总督

  • 南台旧闻

    十六卷。清黄思璥(1666-1742)撰。黄思璥,字玉圃,自号笃斋,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市)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曾任监察御史,后官至常镇扬通道。著有《南征记程》,已著录。本书乃作者任监察御

  • 女曰鸡鸣

    女曰鸡鸣,士曰昧旦。子兴视夜,明星有烂。将翱将翔,弋凫与雁。弋言加之,与子宜之。宜言饮酒,与子偕老。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知子之来之,杂佩以赠之。知子之顺之,杂佩以问之。知子之好之,杂佩以报之。

  •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

    《方言》之全称,详见“方言”。

  • 古今逸史

    五十五种,二百三十三卷。明吴琯编。吴琯为漳州府漳浦(今属福建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《四库提要》云吴氏为隆庆辛未年(1571)进士,王重民已考证其误。其人曾校刊《古诗纪》,并依其范例编辑《唐诗纪》一百七十

  • 文苑四先生集

    四卷。明钟岳秀撰。钟岳秀,字泰华,自称江右(今江西省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其著作有《文苑四先生集》。是书采自唐代韩愈《毛颖传》以下,凡为笔、墨、纸、砚所作之文,分体裁进行编辑,其作者事迹则随文附见

  • 群经凡例

    不分卷。廖平撰。此书为廖平早期著作,共十八个编目。篇首是《王制义证凡例》,体现了廖平治经的根本指导思想。据廖平之孙廖宗泽《六译先生年谱》载,廖平35岁时,经尊经同人撰《王制义征》,“以《王制》为经,取

  • 脉诀

    见《崔真人脉诀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