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学林

学林

十卷。南宋王观国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观国字彦宾,长沙(今属湖南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唯有贾昌朝《群经音辨》载有王观国所作后序一篇,结衔称为左承务郎、知汀州宁化县、主管劝农公事、兼兵马监押。此书专以辨别字体、字义、字音为主,自六经、史记、汉书旁及诸书,凡注疏笺释之家,莫不胪列异同,考求得失。取《汉书》叙传“正文学惟学林”之语,以定书名。清人陈春曾谓是书“于宋人说部中最称精核,其间考书籍之讹脱,证事迹之歧异,辨文字之正错,审音读之是非,皆元元本本,不为向壁虚造之说,所谓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者也”(丛书集成初编本《学林》后跋)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也说其书“多前人之所未发”。赵与时《宾退录》曾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;袁文《瓮牖闲评》亦摘其议《资暇集》以行李为行:字无所根据,不知《玉篇山部》有此字,注释甚详;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又摘其谓《左传》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,以铠著鸡头,不当作蒙鸡之臆;佛氏精舍《江表传》载于吉事,可知魏初已有其事,王观国则谓自晋始有之,当误;又《孟子》以言之,王观国不取部璞音义,而取《玉篇》音“甜”之说;“京索”之“索”,王观国以为当音“山客反”,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,皆音“悉落反”。书中虽有小疵,但论其大致,则引据详洽,辨析精核。“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,若王观国者,亦可谓卓然特出矣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,足资参考。今传本主要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、《湖海楼丛书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丛书本,《湖南丛书》又附有民国孙文昱《考证》一卷。1988年,田瑞娟重新点校,中华书局作为《学术笔记丛刊》之一,铅印出版,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史论初集

    无卷数,清朱直撰。朱直,字少文,江苏人。《史论初集》是为驳正宋人胡寅的《读史管见》而作,其中颇有持平之论。胡寅所论有些偏激;其论人则以孔子、颜回、孟子等为楷模,其论事又以虞夏、商周为典范,其用词过于激

  • 草草草堂诗选

    二卷。《词稿》一卷。清黄纯嘏(1758-?)撰。黄纯嘏,原名鼎晋,一名晋,字锡之,号梦余,自号虹桥旧主人。祖籍安徽歙县,后迁江苏仪征。黄纯嘏天性闲雅,不乐仕进,父辈时家道中落,黄纯嘏奔走江汉间数十载,

  • 黎里志

    十六卷,首一卷。清徐达源纂。黎里者,吴江县东南之一镇,地广四里,周四十里,距县治四十五里。此镇居民稠密,物产丰富,文化甚盛。镇中有长廊三里余,行人雨中不张盖,环境异常优美。卷首为题咏、撰文、姓氏、考黎

  • 燕京评花录

    见《品花宝鉴》。

  • 存信篇

    五卷。清沈佳撰。佳字昭嗣,号复斋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康熙进士,初知湖广监利,调安化,卒于官。著有《明儒言行录》、《礼乐全书》、《明代人物考》、《复斋遗集》等。该书记永历时事,起隆武二年(1646)

  • 靖节先生集

    十卷。首一卷。《诸本评陶汇集》一卷。《年谱考异》二卷。晋陶潜(365-427)撰。清陶澍(1778-1839)辑注。陶潜,一名渊明,字元亮,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。晋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市)人。东晋大

  • 吹剑录外集

    一卷。南宋俞文豹(生卒年不详)撰。俞文豹撰有《吹剑录》一卷,《吹剑续录》一卷,《吹剑三录》一卷,《吹剑四录》一卷,共四卷。《吹剑四录》又称《吹剑录外集》,也称《吹剑别录》。其中,《二录》、《三录》长期

  • 尚书通考

    十卷。元黄镇成(1287-1362)撰。镇成字元镇,江浙省邵武(今属福建)人。元代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屡试不第,历游南北,后归隐故乡著书,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,未及赴任而卒。著述除《尚书通考》之外,尚有《秋

  • 苕香楼诗集

    一卷。清许淑贞撰。许淑贞,生卒年不详,字兰仙,贵州金筑(今贵阳)人,许秀贞之妹,都匀陶允升之妻。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(1846)宝翰楼刊本。附于许秀贞《枣香山房诗集》之后。

  • 罗洋文集

    一卷。清郭焌(1714-13755)撰。郭焌字昆甫,湖南善化人。雍正十三年(1735)拔贡,乾隆九年(1744)举人。官国子监助教。郭焌制艺有名于时,所著罗洋草诗文一时为人传诵。此其所著古文辞赋,为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