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学古编

学古编

一卷。元吾丘衍(生平详见《周秦刻石释音》)撰。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。首列三十五举,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,次为合用文籍品目,一是小篆品,二是钟鼎品,三是古文品,四是碑刻品,五是器品,六是辨谬品,七是隶书品,八是字源,九是辨源等等,共四十六条。又以洗印法、印油法附于后。按摹刻私印虽称小技,但不精于六书之法,就必不能工。如宋代晁克一、王俅、颜叔夏、姜夔、王厚之等人皆有篆刻录。吾丘衍此编是继前人之作。并多辨前人之伪谬。明人徐官《古今印史》说吾丘衍多采它家之说,而附以己意,剖析颇精。所列小学诸书,各为评断,也有一定的考证。其论汉隶一条下,称“写法载前卷十七举下,此不再数。”是原本本为两卷分上下,《四库全书》著录是一卷本,是后人所并。此书有《秘笈》本、《唐宋丛书》本、《广百川学海》本、《书苑》本、《学津讨源》本、《夷门广牍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安州志

    ①十八卷首一卷,清李炘纂修。李炘,顺天(今北京)人,嘉庆十七年(1812)任永安知州。旧志修于康熙间知州丁亮工,此编为嘉庆间知州李炘踵前志之后纂修。志成于嘉庆十八年(1813)。《永安州志》嘉庆十八年

  • 雁楼集

    二十五卷。明徐士俊(1602-1681?)撰。徐士俊原名翙,字三有,号野君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士俊工杂剧,多至六十余种。今存有《洛水丝》、《春波影》各一本,收集在《盛明杂剧》中;另有与汪淇合撰的《

  • 南畿志

    六十四卷。明闻人铨修,陈沂纂。人铨字帮正,余姚人。嘉靖五年进士,授宝应知县,历官至提督南畿学政、湖广按察司副使。官宝应时,曾纂修《宝应县志》。陈沂后改名鲁南,号石亭,应天(今南京)人。正德进士,官南京

  •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

    见《雨花香》。

  • 鳌峰讲义

    四卷。清潘思榘撰。潘思榘详《周易浅释》条。此书是作者任福建巡抚、执掌鳌峰书院时为诸生讲授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的讲义,其学生将其汇编成书而付梓。

  • 西画初学

    六卷。《浅巴司丛书》的一种,英国人傅兰雅译。傅兰雅,生平不详。该书共六卷,书前有《总论》,卷一为《论视法》、卷二为《论临画》、卷三为《论看物绘画》、卷四为《记布置方向》、卷五为《论光暗总理》、卷六为《

  • 襄陵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明宋之韩修,吕调元纂。宋之韩字敬斋,河南武安县人。出身进士,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任襄陵知县。才猷迥异,气宇渊宏,在任期间兴建设,息讼狱,政绩甚良。《襄陵县志》隆庆二年(1568)刻本。此

  • 通历

    又名《通纪》 十五卷(缺前三卷),唐马总撰,孙光宪续。马总(?-823),字会元,扶风(今属陕西省)人。唐德宗贞元十三年(797)以后,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。十六年,监军薛盈珍谮之,贬为泉州别驾,后

  • 清嘉录

    十二卷。顾禄撰。顾禄,字铁卿,江苏吴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其书是取西晋陆机“吴趋行土风清且嘉”之句为名,以夸耀其乡里习俗。所记多吴中风土、习俗,与节令未必相涉。有道光庚寅(1830年)刻本,但流传甚少。

  • 六典

    一卷。清龚橙(1817-?)撰。龚橙名公襄,字孝拱,号石匏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龚自珍之子。少以才自负,屡试不遇,依英人威妥玛居于上海。著有《诗大谊》以及所谓改正许书之作。是书便是改正许书之作。改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