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孝经讲义

孝经讲义

一卷。清潘任(详见《郑注孝经考证》)撰。是书分目四十,每目为一篇。自第一篇至二十二篇,释孝经名义;论孝经为孔子所作;孝经有今古文之别;历代孝经学之传授;古代以孝立教;历朝尊重孝经;孝经纬有微言大义;孝经郑注之真;御注、邢疏之得失;孝经与春秋相表里;孝经有关于政治学;孝经分章名义;孝经与群经史传诸子相贯通;诸家孝经中古注之粹语;考孝经引《诗》、《书》之微义;孝经之典章制度与三代相同;论孝经为身心性命之本;论孔子作孝经有杜渐防微之意。自二十三篇以下,分别阐释各章。遇重要处则详他注所未及详者。该书论据广博,援引得当,义备理正,可为治孝经者指南。该书版本为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畿辅义仓图

    不分卷。清方观承撰。方观承,安徽桐城县人。由监生补内阁中书,历官浙江巡抚、直隶总督。是书第一册为奏议、凡例、条规、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,第二册为保定、正定二府,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,第四册为顺德、广平

  • 议古根源

    宋刘益(生卒年不可考)撰。《续资治通鉴》载:“(天禧)三年……三月……周怀政………俄于终南山修道观与殿直刘益辈造符命,托神言国家休咎或臧否大臣。”知刘益生活在北宋真宗(998-1023)年间,定州(今

  • 不碍云山楼稿

    清周纶(约1681前后在世)撰。周纶,字鹰垂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周茂源之子。曾从学于王士祯。早年仕途坎坷,虽少有隽才,但竟十赴秋试不第。康熙初,以贡生官国监学正。著有《不碍云山楼稿》。

  •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

    此书又名《中原音韵类编》、《北腔韵类》、《中州韵》,杨朝英简称为《韵编》,一卷。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(1351年)根据《中原音韵》改作的,成书较《中原音韵》晚二十七年。卓氏事迹不详,只知道他是燕山

  • 唐石经图考

    不分卷(香簃刻本)。清魏锡曾撰。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,屡遭天灾人祸。碑虽幸存,但字多破损,并且经常遭到椎拓。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。卷首自识,谓较王昶《金石萃编》,除字数、年月之外,还增加了最后

  • 三立编

    十二卷。清代王梓撰。王梓字琴伯,郃阳(今陕西中部)人,官至崇宁县知县。此书摘取王守仁著述学说及有关内容,分类编辑而行。作者把王守仁讲学的言论编入“立德”类,把议论事物的言论编入“立功”类,把诗文编入“

  • 周易旧注

    十二卷。清徐鼒著。徐鼒字彝舟,号亦才,江苏六合人。道光进士,官至福宁知府。作者治易以汉学为宗。认为王弼、韩康伯、程颐、朱熹虽纯驳不一,但都轻象数而重义理,不合易之本旨。于是作者取明何楷、清惠栋、张惠言

  • 仁化县志

    二卷,清李梦鸾纂修。李梦鸾,广宁人,荫生,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任知县。仁化,旧志乃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县令马暐纂,后两度续修。康熙间,仁化历兵燹后,县志简篇既蠹,文献无征,续记也残失,县令李

  • 北溪字义

    二卷,附《严陵讲义》。南宋陈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淳字安卿,号北溪,漳州龙溪(今属福建)人。朱熹守漳州时,曾受学教诲。嘉定十年(1217),以特奏授迪功郎、泉州安溪主簿,未上任而卒,谥“文安”。著有《

  • 等韵一得

    三卷。清末劳乃宣撰。劳乃宣(1843-1921)字季瑄,号玉初,自号矩斋,又号韧叟,浙江桐乡县人,祖籍山东阳信。同治十年(1871年)进士,先后补南皮、完县、吴桥、临榆、蠡县、清宛等县知县。清末任京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