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明陈子龙撰。子龙(1608-1647)字人中,又字卧子,号大樽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崇祯进士,选绍兴(今浙江绍兴)推官。以功擢兵科给事中。时京师为李自成攻破,乃事福王于南京。后知时事不可为,乞
一卷。清末刘光撰。刘光,湖北大冶人。刘氏此书,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(1908)自序,称“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,……无一不在是书(指《周官》一书)中。爰逐条对举,以见我中国圣人,早具先见之明,为先路之导。”
二卷。元周致中撰。致中生卒年不详。江陵(今属湖北)人。官任知院,“奉使外番者六,熟知四夷人物风俗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此书本名《裸虫录》,后人重编时改为今名。书中著录了二百余个国家和民族,编一百五十
一卷。清谭祖同(生卒年不详)撰,谭祖同字统方,江西南丰人。约道光时人。此书为诗别集,无序跋,诗中有作者于道光十年,二十九年所作诗篇,其中包括《抒怀》、《寄答严舍人》、《秋占》、《醴陵道中》等近五十首五
武王胜殷,杀受,立武庚,以箕子归。作《洪范》。惟十有三祀,王访于箕子。王乃言曰:“呜呼!箕子,惟天阴骘下民,相协厥居,我不知其彝伦攸叙。”箕子乃言曰:“我闻在昔,鲧堙洪水,汨陈其五行。帝乃震怒,不畀洪
①九十三种,一千七百七十一卷。广雅书局编,南海廖译群总校。张之洞总督两粤时,于番禺开设广雅书局,所刻以史学著作为多,其意盖在于集成史藏。后广雅书局按四部辑收部分所刻书,成《广雅书局丛书》,上海书坊又择
无卷数。清王源(1648-1710)撰。王源字昆绳,号或庵,大兴(今属北京)人。早年任侠,喜谈王霸、兵略及前代典章制度,曾从魏禧学古文,认为“《左》、《史》、昌黎之外,无足重者”,后参与修《明史》,撰
二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清孙奇逢(见《理学传心纂要》)撰。孙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,宗旨出于姚江,而变以笃实,化以和平,兼采程朱之学,以弥补其阙失。意为调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分歧。此书皆录作者和朋友间的问答
十二种,四十八卷。民国杨晨编。杨晨字定夫,浙江黄岩人。辑有《续台州丛书》、《台州丛书续集》。本丛书收台州宋人著作三种,元人著作九种,均为诗文集。其中宋吴芾《湖山集》十卷、宋陈耆卿《筼窗集》十卷、元丁复
一卷。清孟保译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孟保,字辅之,号定轩,汉军镇黄旗人。历官三等侍卫,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,大里寺卿。《中经》汉本,相传汉马融撰,郑康成注,明张溥辑《汉魏六朝文集》,以此列之融集中。体裁仿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