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白阴经

太白阴经

八卷。唐李筌撰。李筌,两《唐书》无传,其籍贯、生卒年月皆不详。惟宋贾善翔《集仙传》称其曾仕至荆南节度副使、仙州刺史,约为唐玄宗至唐代宗(713-779)时人。又《神仙感遇传》曰“筌有将略,作《太白阴符》十卷。入山访道,不知所终”。《太白阴符》当即此书,传写致误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皆云《太白阴经》十卷,与今本八卷不合,或疑有阙帙,然考其篇目始于《天地》、《阴阳》、《险阻》、终于《杂占》,首尾完具,似无所阙佚。当是后人传写过程中篇目有所合并,故卷数不同。四库本《太白阴经》卷一《人谋上》之《阴经总序第一》、《天地无阴阳篇第二》有录无书,不知亡于何时,无从考辨。此书内容可分为人谋、杂议、战攻具、预备、阵图、祭文、书式、药方、杂占、杂式凡十章,约二万余字。与一般兵书相比,此书有两个显著特点。其一,具有军事学术的史料价值。书中所论从心术到谋略,以至治军、选将、攻守等等甚为广博,使人们得以窥见唐代军备和军事学术的发展状况。其二,具有朴素的唯物史观和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。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人而不取决于天,只要“任贤使能”、“明法审令”、“贵功赏劳”,不用求神问鬼也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等等。此书向为后人所重,杜佑《通典·兵典》取该书内容颇多。但书中所论风角杂占、奇门遁甲等,荒谬不经极不可取。总之,在唐代兵书中此书不失为兵书中之佼佼者。《四库提要》评曰:“兵家者流,大抵以权谋相尚;儒家者流,又往往持论迂阔,讳言军旅,盖两失之。筌此书先言主有道德,后言国有富强,内外兼修,可谓持平之论。”四库馆臣所论,甚为允当。此书有《墨海金壶》本、《守山阁丛书》本、《长恩书室丛书》本、平津馆有影宋抄本(全本)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今北京图书馆藏有十卷四册旧抄本,湖北省图书馆藏有长沙王葵园家抄本,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1958年据中国书店明抄重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隋文纪

    八卷。明梅鼎祚(1549-1615)编。生平见《才鬼记》。梅鼎祚仿冯惟讷《古诗纪》之意,辑陈、隋以前之文,编为《文纪》,此为其终。南北至隋一统,凡齐、周之故老,梁、陈之旧臣,咸荟粹一朝,成文章之总汇。

  • 文恭集

    五十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宋胡宿(996?-1067)撰。胡宿,字武平,江苏常州人。天圣二年(1024)进士,为真州扬子尉,调合肥主簿,荐为馆阁校勘,累官枢密副使。治平三年(1066)以尚书礼部侍郎,观文

  • 知新录

    三十二卷。清王棠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棠字勿翦,歙县(今属安徽省)人。此书效仿顾炎武《日知录》体例,按类撰编,却不立部目。每论一事立一标题,且博采众家之说,详细考辨,间或阐述个人观点,力求详尽,但所采引

  • 鼎湖山志

    八卷,清释成鹫撰。成鹫,广东肇庆府高要县鼎湖山庆云寺住持。高要县山水,以端溪七星崖为最著名,鼎湖山则鲜有知者。鼎湖山,又名顶湖山,天湖山,云顶山。高千余仞。周百里。山顶有湖,四时不竭。天将雨,湖先出云

  • 柳南随笔

    六卷。清王应奎撰。王应奎字东淑,昭文(今江苏常熟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,约清雍正、乾隆间在世。《柳南随笔》为笔记小说,杂记明末清初以来的朝野见闻,比较侧重记载当代文人们的轶闻琐事。对于前人著述和诗文,

  • 玉峰诗纂

    六卷。明周复俊(1496-1574)编。周复俊,字子吁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进士。其善文,文笔清俊顺畅。诗非其所长。玉峰,是昆山的别名,即今昆仑山。本书收自西晋迄明代历代名家题咏

  • 周易虞氏义

    九卷。张惠言撰。此书系张惠言探究虞氏易之成果。据称作者穷探力索,积三年始成。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集汉魏以降诸家易说,唯以虞氏义最详,惠栋探研古义,作《周易述》未能尽通。张氏继之而起,以虞氏为宗,以阴阳消

  • 说文解字义证

    五十卷。清桂馥(1736-1805)撰。桂馥字冬卉,号未谷,山东曲阜人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历官长山县训导,云南永平知县。少承家学,博览群书,精于金石篆刻、文字训诂之学。著作尚有《札朴》、《

  • 唐句分韵初集

    四卷,二集 四卷,续集 二卷,四集 五卷。清马翰(生卒年不详)撰。马翰字炎洲,顺天(今北京)人。其书收唐人诗句,分一百零七韵编次而成。初集,二集,兼取五言和七言。续集和四集只取七言。

  • 道德真经新注

    四卷。唐李约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约,字存博,号萧斋。唐肃宗、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,官至兵部员外郎,善书画,通音乐,当时颇享盛名。撰有《道德真经新注》四卷。《道德真经新注》,又称《道德经新注》。唐人研究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