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岳杂著

太岳杂著

一卷。明张居正(1525-1582)撰。张居正字叔大,号太岳,湖广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,二十二岁成进士。隆庆六年(1572)出任内阁首辅,执政十年,以劳瘁卒。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政治家。明代到嘉靖时期,政治腐败,官场贪污成风。张居正执政以后,大力推行整顿和改革。他“尊主权,课吏职,行赏罚,一号令”,改变了官场中因循苟且的腐朽风气,“虽万里外,令朝下而夕奉行”;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,改革赋役制度,推行一条鞭法,对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;起用故河道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,使河水不再入淮,大大减轻了黄、淮两河的灾情;积极主张和西北各族,通贡互市;任用名将戚继光,力主练兵备边,使西北边疆,相对安定达数十年之久。张居正的改革,在富国强兵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张居正学问渊深,著述颇丰,万历末期有《张太岳集》刊刻行世,此后又有《书经直解》和《太岳杂著》两个单行本流传于世。《太岳杂著》一书,以评论古今为主,而对明代掌故记载尤详,此外还兼及医方杂事等。书中许多记载,纠正了其它书籍的不实之处,如关于广寒殿梁上拆得的“至元通宝”钱,经考证为元朝制造而非辽朝所造。朱彝尊在《日下旧闻考》中引用此条作为考证。又如,书中有关于“殿阁学士之设在洪武革丞相之后,而不是始于永乐朝”及“天下知府有上中下三秩,即从三品、正四品、从四品之不同”等掌故的记载,则是郑晓、王世贞诸时人著作所不知者。凡此种种,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此书原本收在《太岳集》中,至崇祯末年被德州人卢世录出,单行于世。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张太岳集》本以及1987年荆楚书社出版的《张居正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顾曲杂言

    一卷。明沈德符(1578-1642)撰。沈德符字景倩,一字景伯,又字虎臣,浙江嘉兴人。万历举人,精音律,熟谙掌故。所著《野获编》,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。论诗宗尚皮日休、陆龟蒙和陆游。有《清权堂集》、

  • 毛诗古音参义

    五卷。清潘相(生卒年不详)撰。相字经峰,湖南安乡(在今湖南省)人,官至云南昆阳州知州。是书论音,多本陈第《毛诗古音考》、顾炎武《诗本音》之说。潘相认为,读音若从古声则不当叶,若从今韵则不必叶,无须以叶

  • 连云簃丛书

    十二种,一百一十二卷。清杨尚文编。杨尚文字墨林,山西灵石人。好读书,喜刊古人著述。此丛书收声韵、金石、历史、地志等方面的著作,共十二种,多为要籍。如元李志常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二卷,为治西北地理的重要著

  • 秦邮帖

    四卷。清师亮采辑。师亮采字禹门。嘉庆十九年(1814),署高邮知州,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,置于文游台四贤祠。第一卷为苏轼《春帖子词》、《墨妙亭诗》、《烟江叠嶂图诗》、《挑耳图题后》。第二卷为苏轼《清

  • 濂关三书

    无卷数。清王植(详见《四书参注》)撰。该书取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、《西铭》三书,将朱熹之注列于前,采诸家之说附于后,亦时时参以己意。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,因《皇极经世书》、《正蒙》二书注者较少,故王

  • 东阳历代诗

    九卷。清董肇勋(生卒年不详)编纂。董肇勋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,约清初康熙、乾隆时在世。曾在浙江东阳做过地方官。作者曾在东阳居久,“窃见风诗一脉犹存岘山画水间”,且欲使“一邑风雅之遗征长存”,于是广搜

  • 奕世文集

    十六卷。明萧自开编。萧自开,江西万安人。字号生卒均未详。曾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。此书辑其先世文集五种。凡《二休居士集》一卷,萧缵撰;《石岩山房集》四卷,萧乾元撰;《小石集》三卷,萧旸撰;《修业堂集》五卷

  • 四书训义

    三十六卷。清王夫之(详见《四书考异》)撰。是书无序例。大旨以《集注》为宗,每章下先列朱注,次列训义,也有训义缺者,当以朱注义已备,不须训。所训不参异解,也不涉典故,其略涉典故者,唯“三家者以庸彻”章,

  • 传疑录

    二卷。明陆深(详见《南巡日录》条)撰。此书分上、下二卷,上卷杂论经说异同,兼及史事,于前代宗室恩数等杀之制,叙述尤详。如:宋制亲王之子,不封郡王,亲王既没,不立嗣王。王安石在熙宁间,裁减宗室恩数,三学

  • 水利营田图说

    一卷。清吴邦庆撰。吴邦庆,见《畿辅水利辑览》条。考此书之作,大旨以为当时水田虽已兴修,而水利之赢缩无常,或有改为旱田者,恐遗迹渐湮,日久则难求访。故取直录各州县之舆地形势及河道源流,计里开方,为图说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