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大学古义

大学古义

一卷。清刘光蕡(1843-1903)撰。光蕡字焕唐,号古愚,陕西咸阳人。清经学家。著有《立政臆解》等书。是书大意,认为《大学》者,以天地民物为一体。学以讲明其理,然后实为其事。明德是道之本,亲民是道之量,至善是学道的宗旨。亲民当按字读,后世一切猾民防民的霸政,都由视民不亲而生。至善是明德新民之极,故为《大学》所称的最高境界。明备至善之地,仍在亲民上见。于是由自明说到自新,由自新说到作新民,不说古之欲平天下,而说欲明明德于天下。可见古人平天下,是使天下之人都为学,治国是使一国之人都为学,齐家是使一家之人都为学。不是我去平之治之齐之,而是设学立教法,教法即我修身之法。布于乡学中,使人人学之而已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,亲民是明明德,诚意也是明明德。书中虽援引古义,实是新义。不以《章句》分经传为失,惟以《大学》培养人才为诸礼之本。是书无序例。有烟霞草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雁荡山樵诗集

    十五卷。明章玄应(约1475年前后在世)撰。玄应,字顺德,东瓯乐清(今浙江乐清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恭毅公章纶长子。成化十一年(1475)进士。任南京礼、工二科给事中,累官至广东布政使。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

  • 仪礼汇说

    十七卷。清焦以恕撰。以恕江苏金山县(今属上海)人,官至淮安府训导。书有叶承拜序及焦氏自跋。自跋称:“寂从诵阅之余,先为顺文诠释,一遵《义疏》,名曰《便读》。旋取诸儒之说,自《注疏》及《义疏》引用诸条,

  • 雪泥书屋杂志

    四卷。清牟庭(生卒年不详)撰。牟庭又名牟庭相,字陌人,号默人,栖霞(今山东栖霞)人。乾隆六十年(1795)优贡生。曾任观城县训导等。牟庭学识渊博,遍读经史百家之书,比较异同,考订经史,以成此书。书中以

  • 连城璧

    见《无声戏》。

  • 玉楸药解

    八卷。清黄元御(1705-1758)撰。黄元御,字坤载,号研农,别号玉楸子,山东昌邑人。黄元御早年中过秀才,研习经史子集,学识渊博。二十九岁时患眼疾,因庸医误治而致左目失明。于是废弃科场名利,发愤学医

  • 大易疏义

    五卷。清朝王芝藻撰。王芝藻字淇瞻,溧水人。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。其书论认为《洪范》九畴本于《洛书》,认为万物之生始于五行,所以五行居一。皇建有极为天地人物之主,所以皇极居中。天时人事之应尽于五福

  • 古棠书屋丛书

    十八种,一百五十七卷。清孙錤、孙澍编辑。孙錤字野史,自号独学生,又号岷阳大布衣,蜀郫县(今属四川成都市)人。嘉庆时为国学生,但不事举业,与其弟孙澍构古棠书屋,闭门联榻,扬榷古今,不问外事。其为文力求奇

  • 黄子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洪思述。洪思字浩士,号石秋,明清之际福建龙溪(今龙海)人,与其父洪图俱为谱主黄道周(详见《黄忠端公年谱》)门人。洪思曾收道周遗书,为道周及其夫人蔡氏作传,又编成此谱。谱中所记与庄起俦编《黄忠端

  • 耻亭遗书

    十卷。清代周宗濂撰。周宗濂字简庵,华亭(今属上海)人,官至潜山县教谕,著有《文献通考节贯》等书。此书是作者关于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等书的读书笔记。书后附有《曰

  • 十三经解诂

    五十六卷。明陈深(详见《周礼训隽》)撰。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于《易》只取程传及本义,各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