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大事记续编

大事记续编

七十七卷。元末明初王祎(1322-1373)撰。祎字子充,义乌(今属浙江)人。元末隐居青岩山著书。朱元璋取婺州,召为中书省掾史,与宋濂并誉为“浙东二儒”。累迁侍礼郎,掌起居注,同知南康府事。洪武二年(1369),与宋濂同任总裁,主修《元史》。书成,擢翰林待制,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。五年(1372),奉诏谕降梁王,遇害。赠翰林学士,追谥忠文。其人于经史百家无不究极,著有《华川集》、《王忠文公集》。此书乃续吕祖谦《大事记》而作,体例全同于吕书,唯解题附各条之下,不另作一书。俞恂谓本书起自汉武帝征和四年(前89),讫于宋德祐二年(1276),计1365年史事。今所见传本虽始于汉武帝征和四年,却止于周显德六年(959),可能抄本有遗失。本书纪年或褒贬与朱熹的《纲目》有所不同。如《纲目》以昭烈绍汉统,章武纪年,直接建安。而此书乃用无统之例,以汉与魏吴并立从分注。对史实的考订异同,颇为认真。而于前人的议论,引述颇多,优劣互见。宋庠《纪年通谱》久无传本,刘羲叟《长历》仅《通鉴目录》用以纪年,且亦已散佚。以上二书本书有所引用,可备参考查核。有明正统刊本七十三卷、成化中刊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禹贡拣注

    二卷。清萧光远撰。萧光远字吉堂,遵义(今属贵州省)人。本书上卷为《山水汇钞》,下卷为《各州总论》,大抵以胡渭的《禹贡锥指》为主,同时参考《水经注》和马俊良所绘的《锥指》四十八图,拣择旧注,推阐确解,订

  • 吴氏诗话

    二卷。宋吴氏撰。吴氏为宋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载曹溶《学海类编》中,核其文,即摘自吴子良《林下偶谈》中论诗之语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
  • 端溪砚谱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书前无序,书后却有淳熙十年(1183)东平(今山东东平县)荣芑跋。荣氏称,是书为缙云叶樾交叔所传,异于众人之说,不知作者是谁,但书中称徽祖(宋徽宗)为太上皇,一定是绍兴(宋高宗年号)初

  • 永思斋文集

    六卷。明李日茂(约1601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日茂,字文华,号培吾,河北青县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四年(1586年)进士。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。著有《永思斋文集》。此集共六卷,皆文而无诗。日茂为人刚正,故其

  • 周易孔义集说

    二十卷。清沈起玄(1685-1763)撰。沈起玄字子大,江苏太仓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。官至光禄寺卿。乾隆十三年(1748)以疾告归,杜门读书。历主钟山、济南、扬州、太仓诸书院。此书认为十翼是

  • 冀县志

    二十卷。民国王树楠修。详见《河北通志稿》。冀县志自乾隆十二年重修以来,百余年间未再修。民国十二年(1923)邑人竭请王树楠纂修志书,遂于京师畿辅先贤祠设立志局,四年而书成,然至民国十八年(1929)才

  • 殷侍郎自订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殷兆镛(1806-1883)自撰。兆镛字补金,又字序伯,号谱经,江苏吴江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0)进士。历任编修、侍讲、大理寺少卿、内阁学士、礼部左侍郎等官。光绪七年(1881)以病致仕。此谱

  • 潜研堂全书

    见《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》。

  • 广雅堂四种

    十五卷。清张之洞(详见《书目答问》)撰。四种为《广雅堂骈体文》二卷补遗一卷、《广雅堂散体文》二卷附录一卷、《广雅堂杂著》四卷、《广雅堂论金石札》五卷。上述著作均为张之洞去世后,他人辑理编次。其中《广雅

  • 玄言新记道德

    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