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增订汉魏丛书

增订汉魏丛书

九十六种,四百七十四卷。清王谟重编。王谟字仁圃,一字汝上,江西金溪(今属江西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乾隆年间进士,授建昌府学教授,在官肆力于撰述,后告归。著有《读书引》、《汉唐地理书抄》、《江西考古录》、《豫章十代文献略》、《经说》及杂著、诗文集等。《增订汉魏丛书》是其于教授任上时所编,感于何允中《广汉魏丛书》本谬讹较多,因予分别订正,重编目次,并由《唐宋丛书》中选十种汉魏人著作补入其中。本书还参考《文献通考》等典籍,分疏汉魏古籍之师承源流,作为跋语附于卷末,于汉魏学术流派多有发明。但其参订过程中不取善本,致使何本之很多脱误一仍其旧,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》就此批评说:“虽合于不敢轻改古书之义,实不免因陋就简、沿谬承讹之诮焉。”今传版本为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王(谟)氏刊本和乾隆五十七年重刻本,另有清光绪二年(1876)红杏山房刊民国四年(1915)蜀南马湖卢树楠修补印本、清光绪六年(1880)三余堂刊本、清宣统三年(1911)上海大通书局石印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终南山

    太乙近天都,连山到海隅。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分野中峰变,阴晴众壑殊。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

  • 列朝诗集

    八十一卷。清钱谦益(1586-1664)编。钱谦益,字受之,号牧斋,后自称牧翁、蒙叟、绛云老人等。常熟(今江苏常熟市)人。钱谦益于天启初年就有志于仿效元好问编《中州集》的做法。一度着手编次明代的《列朝

  • 群经宫室图

    二卷。清焦循(1763-1820)撰。焦循字理堂,一字里堂,晚号里堂老人,江苏甘泉(今扬州市)人,著名经学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、戏曲理论家。少颖异,家寒微,勤苦于学。嘉庆六年中举,一应会试不中,即绝意仕

  • 粤草

    十卷。《蜀草》七卷。明郭子章(约1585年前后在世,生卒不详)撰。子章,字相奎,号青螺,又自号衣生。江西泰和人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历官广东潮州知府等。因平扬应在叛有功,官进太子少保、兵部尚书。

  • 礼文

    手抄一卷。清初颜元(1635-1704)撰。颜元字易直,又字浑然,号习斋,博野(今河北博野县)人,清初教育家和思想家,颜李(李)学派创始人。元出身贫寒,幼年作人养子,青年时以耕田理园,行医贩药为生,晚

  • 字林异同通考

    共七卷。其中《字林异同通考》四卷,《六书辨异》二卷,《补遗》一卷。清汤容煟(生卒年不详)撰。容煟字豫亭,号梅湖,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是书与《干禄字书》、《复古编》略同,旨在识字与正字。邵晋涵序云:“读

  • 难经本义

    二卷。元滑寿(1304-1386)注。滑寿字伯仁,号撄宁,原籍许州(今河南许昌),后迁居仪真(今江苏仪征)、鄞县(今属浙江省)等地,元代著名医学家。滑寿出身于仕宦之家,博通经史,尤精医道。曾先后从师于

  • 仪礼丧服文足征记

    清程瑶田(1725-1814)撰。瑶田字易田,一字易畴,号让堂,安徽歙县人。曾任江苏嘉定教谕。与戴震同学于江永,长于旁搜曲证,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。对古代名物的考订,绘图列表,便于稽寻。谓《禹贡》扬州的

  • 开方说

    三卷。清李锐(1768-1817)撰,黎应南补。李锐字尚之,号四香,江苏元和(苏州)人。他早年习《算法统宗》,便心通其义,遂为九章八线之学。嘉庆初获读秦九韶、李冶诸书,略加校勘注释。先为浙江学政、巡抚

  • 群玉楼集

    八卷。明李默(?-1556)撰。李默,字时言,瓯宁(今福建建瓯)人。生卒不详。正德十六年(1521)进士。累迁翰林学士。后为赵文华所构下狱,庾死。万历时追谥文愍。著有《建阳人物传》等。是集收文五卷,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