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增订中州全韵

增订中州全韵

二十二卷。清周昂撰。周氏字少霞,琴水人。周昂即为沈氏《曲韵骊珠》作序者。是书又名《新订中州全韵》。此书特点有二:(一)另立“知如”韵,分为二十二韵。清刘禧延《刘氏遗著》评曰:“近周少霞竟分此韵(指鱼模韵)及齐微韵中字,别立知如一韵,岂非妄作乎?”周氏之分大概是反映了某种方言特点。(二)上声分为阴阳两类。周氏云:“平声分阴阳,遵德清本;去声分阴阳,参昆白本;上声分阴阳,此宜阁定。”是书有乾隆年间此宜阁刊本。罗常培说:“从《琼林雅韵》到《增订中州全韵》一系韵书,是随着北曲和南曲的消长而一步一步南化的。”“《中州全韵》和《中州音韵辑要》分出平去两声的阴阳,《增订中州全韵》分出平上去三声的阴阳,完全是根据他们的方音,并不是向壁虚造。至于《中州音韵辑要》和《曲韵骊珠》把周德清的鱼模部分作居鱼、苏模(《骊珠》作姑模)两部,把齐微部分作机微、归回(《骊珠》作灰回)两部,以及《曲韵骊珠》分出入声八韵,那都是受《洪武正韵》的影响。”“曲韵演变到了周昂的《增订中州全韵》可谓南化到了极点,拿它和以北曲为主的《中原音韵》来比较,真是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。”(《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》)赵荫棠《中原音韵研究》说:“(这一派韵书)它们的地域都是在江苏(王文璧系吴兴人,今属浙江,但仍属吴语区域);产生的时代都在《洪武正韵》之后;它们的背景是南曲。因此之故把入声独立,亦因此之故把阴阳利用得奇形怪状。”“我们若明白这些,在研究《中原音韵》时,就不滥用它们的威权了,在研究元明的音韵变迁时,就不被它们所迷离了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御史集

    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唐黄滔(约900前后在世)撰。黄滔字文江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乾宁二年(895)进士,兴化中除四门博士,迁监察御史里行。天复六年(901),应召为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推官

  • 白氏六帖事类集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晓读书斋初录

    二卷,《二录》二卷,《三录》二卷,《四录》二卷。清洪亮吉(1746-1809)撰。洪亮吉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乾隆进士,授编修,充国史馆纂修官,旋督贵州学政。嘉庆四年(1

  • 针灸资生经

    七卷。宋王执中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执中,字叔权,瑞安(今属浙江省)人,南宋乾道进士,官从政郎澧州教授。此书撰成于乾道间(1165-1173),初刊于嘉定十三年(1220),共七卷,不著撰人姓名。初刊本

  • 简平仪说

    一卷。明熊三拔撰。简平仪是熊三拔仿照星盘原理所造,分上下两盘。天盘在下为方版,地盘在上空其半圆,便于合视。两盘之间设枢纽,使可旋转。该书着力介绍使用简平仪观测太阳经纬度、定时刻、定纬度等方法,还简论大

  • 唐确慎公集

    十卷。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唐鉴(1777-1861)撰。唐鉴,字镜海,并以字号,善化(今属湖南长沙县)人。嘉庆进士,官至二品太常卿,卒溢确慎。其学力辟王阳明,不为调停两可之说。著有《国朝学案小识》、《省

  • 春秋经传比事

    二十二卷。清林春溥(1775-1862)撰。春溥字立源,号鉴塘,又号蓼怀,闽县(今福建闽侯)人,清代学者、经学家。嘉庆壬戌进士,改庶吉士,授编修,重与恩荣宴,加四品衔。著有《孟子外书补证》、《四书拾遗

  • 子史碎语

    二十四卷。明胡尚洪(生卒年不详)编。胡尚洪,字叔开,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天启六年(1626年),《明史·艺文志》中有著录。内容皆采摭诸书,饾饤而成。共二十四卷,分为造化、

  • 文安县志

    八卷。清杨朝麟修,胡淓纂。杨朝麟,字蔚斋,满洲正白旗人,康熙三十九年由藁城知县调知文安,四十一年升顺德府漳河同知。胡淓,字淇澜,文安人,候补内阁中书。杨朝麟任邑县知县后,因县志已三十年未修,遂集邑中士

  • 太谷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乔允升修,戴可进纂。乔允升字鹤皋,河南孟津县人。出身进士,明万历二十二年(1594)来太谷县任知县。戴可进字渐鸿,满州人。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。《太谷县志》创修于允升,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。清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