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因话录

因话录

六卷。唐赵璘撰。生卒年不详。赵璘字泽章,南阳人,徙平原(今属山东),赵璘开成三年(838)进士及第,大中时,官祠部员外郎,历度支全部郎中,迁左补阙,出为衢州刺史。本书所记皆唐人轶事、典故。共六卷,分五部:一卷宫部为君,记帝王;二卷、三卷商部为臣,记公卿官吏;四卷角部为人,记不仕者;五卷徵部为事,多记典故,而附以谐戏;六卷羽部为物,记凡无所归附的轶闻杂事。据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载,赵璘是唐德宗时宰相赵宗儒的从孙,关中贵族柳氏的外孙,家世显赫,熟悉朝廷典故,记录的史实多为第一手材料。故此书虽体近小说,但往往可与史传相考证。文笔亦颇流畅,书中对元和以后文坛情况的记载及女优伶的谐事,可供文学、戏曲研究者参考。但其书亦有失实之处,司马光《通鉴考异》已有辨诬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稗海》本、《笔记小说大观》本、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《稗海》本校点印行,与《国史补》合刊,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订正重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利津县新志

    十卷。清韩文祐纂修。韩文祐字青藜,河南唐县人,康熙十一年(1672)由官监任利津知县。《利津县志》,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,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冯执中,三修于此。韩文祐宰利津县,奉敕修志,乃清

  • 中庸解

    一卷。清牛运震(详见《论语随笔》)撰。是书大旨与《大学解》相同,也用三大支之说,只诂义处,名理络绎。如谓知性,则知《中庸》所自来;知道,则知《中庸》所在;知教,则知《中庸》所由成。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,

  • 和靖集

    八卷。宋尹焞(1061-1132)撰。尹焞字彦明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尹源之孙,少从程颐学。曾应试举人,发策有“诛元祐诸臣议”,焞不对而出,终身不就举。靖康初(1126),因仲师道荐,召至,又恳辞还

  • 颐道堂诗选

    三十卷。清陈文述(1771-1843)撰。陈文述,字退庵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官至全椒知县。陈文述工西昆体,其诗博雅壮丽,极似吴伟业。除此集外,还著有《碧城仙馆诗钞》、《碧城仙馆诗髓》、《颐道堂集》

  • 绥缅纪事

    不分卷。清未著撰人。是书记乾隆年间征缅甸事。此书按年排比史事,详列与缅甸战事有关的奏折、上谕,多补清史传所未载。此书成后,仅有抄本问世。

  • 徐子

    一卷。周徐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徐氏佚名,宋外黄(今河南杞县东)人。一说为孟子弟子。今考《汉书》人表,徐子在孟子之前,且百战百胜之术,当时孟子见梁惠王谓东败于齐长子死焉之事,则非孟子弟子明矣。《汉书·艺文

  • 十六观斋经说

    一卷。清何维栋撰。维栋,字研孙,湖南道州(今湖南道县境内)人。光绪癸未(1883)年进士,曾任刑部主事。这部书的大部分是其在江南异阴书院时的课堂作业,由其子积祜辑录整理而成。是书凡说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

  • 新妇谱

    一卷。明末清初陆圻(1614-?)撰。圻字丽京,号讲山,钱塘(今杭州)人,顺治中贡生。与其弟陆阶、陆培以文学著名当时,被称“三陆”。康熙二年,因涉嫌《明史》案受牵连。出狱后,他不问政治,弃家远游,致力

  • 荆门直隶州志

    ①三十六卷,清王树勋修,廖士琳纂。王树勋,江苏江都人,监生,官荆门直隶州知州。廖士琳,湖北汉阳人,嘉庆三年(1798)副榜。荆门,故隶安陆府,乾隆五十六年(1791)改直隶州。州志自乾隆十九年(175

  • 双奇梦

    见《金云翘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