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八卷。清程正揆(1604-1677)撰。程正揆,初名正葵,字端伯,号鞠陵,又号青溪道人。入清后更今名。孝感(今属湖北)人。崇祯四年(1631)进士。入清后,官任光禄寺丞、工部侍郎等。顺治十四年(1
十六卷。清张问达(详见《易经辨疑》)撰。此本为传抄本,共十六卷,大体上仿宋人袁枢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体例,将《左传》之文,分国类聚,每事为一篇,各排比其次第,而详叙事件的始末。首为《周天王传》,以下依次为
三十一卷。清李兆洛(1769-1841)编。李兆洛字申耆,晚号养一老人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嘉庆进士,授安徽凤台知县。工诗古文,尤长舆地之学。著有《养一斋文集》、《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》、《历代舆地沿
不分卷。意大利人高一志(1566-1640)撰。高一志为意大利耶稣会士,1605年到南京传教,1640年死于山西。著有《空际格致》等书。此书是其《圣人行宝》七卷(历述天主教宗徒、教皇、殉教人及其它诸名
二卷。意大利陆安德(详见《真福直指》条)撰。《善生福终正路》是一部传播耶稣教义的通俗读物,此书分上下两卷,卷一撰述修身、理家、祈祷、看经、听讲、解罪诸法。卷二撰述圣体、弥撒、受难诸说。终言福死之方。总
三十卷。清金德嘉(约1671前后在世)撰。金德嘉,字会公,号豫斋,湖北广济人,生卒年不详。少即笃于学,有志于古文,乡试中举后得安陆教授,康熙二十年(1681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授编修,纂修《明史》
八卷。续一卷。清江永(1681-1763)撰。是书对梅文鼎《历算全书》所论古代历术及算学诸多问题或阐释补充或订正误失。前四卷有“历学补论”、“岁实消长”、“恒气注历”、“冬至权度”,是就历术有关题目申
四卷。宋陈师道(1053-1101)撰。陈师道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,博学精深,熟通诸经,喜作诗,与苏轼、黄庭坚、秦观、张来、晁补之、李荐并称“苏门六君子”。由苏轼等荐为棣州(
八卷。清方炳奎撰。方炳奎字月樵,皖江(今属安徽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方炳奎少孤失学,偶弄翰墨,能诗文,存以见志。著有《中隐堂杂著》。《中隐堂诗》凡八卷,诗四百七十五首。卷一《钝吟草》古近体七十二首;
不分卷。清和精额(生卒年不详)撰。和精额字奕斋,姓辉和氏,满洲正红旗人,云贵总督明德之子,官至山东道监察御使。该书系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,和精额继其父遗旧作而撰成。该书记录辉和氏族系,极为详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