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书记悟

四书记悟

十四卷。清王汝谦撰。汝谦字六吉,河南武陟(今河南武陟)人。是书首有李棠阶、毛昶熙序及自序。题为“记悟”,乃记其所自得。而义多陈腐,绝少新得。其所引只鹿忠节、孙夏峰等数家之说,参证不广,其子孙及门生辈为之刊行。卷首列门生及门晚生数十人,作序的毛昶熙,即其子的门生。书的上方,有李棠阶的评语。自序作于咸丰二年(1852)。该书有同治十年(1871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氏经史事类六帖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还砚斋易汉学拟旨

    一卷。清赵新撰。此书用笔记体例,分条论说。对六十四卦只部分诠释。每卦之爻亦不全释,或释一二爻,或不释爻辞,只释象辞。其说以汉易为宗,所引十之八九来自虞翻。虞翻于易象不知、易理未解之处,则参用虞氏卦变爻

  • 牧潜集

    七卷。元释圆至(1256-1298)撰。圆至字牧潜,号天隐。高安(今属江西)人。“至元以来,遍历荆襄吴越,禅理外颇能读书,又刻意为方丈,笔力崭然,多可观者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有《四库全书》本(编修

  • 宪台通纪续集

    十五卷。元唐惟明编辑。惟明曾官御史台掾史。成书于至正十二年(1352)。主要记载顺帝至元二年(1336)至至正十二年御史的典章制度,可与《宪台通纪》相互参照,考察元代的监察机构。此外,是书对元代后期的

  • 补妒记

    八卷。宋王绩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绩,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据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,知王绩因为古有宋虞作《妒记》,不传,特予以补缀,以成此书。全书共八卷,第一卷至第六卷记商周以来至五代末

  • 李氏春秋

    一卷。周李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李氏佚名,《汉书·艺文志》儒家《李氏春秋》二篇,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,据此,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。其书《隋书·泾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均不著录,佚已久矣。惟《吕氏春秋

  • 彦周诗话

    一卷。宋许(约1111年前后在世)撰。许,字彦周,湖北襄邑(今襄樊市)人。生平不详。书中有“宣和癸卯,予游嵩山”语,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,据此,知其当为南宋人。书中引述多苏轼、黄庭坚、陈师道语,其宗法元

  • 印谱考

    四卷。罗福颐撰。罗福颐,生卒年不详,字子期,罗振玉第三子。主要著作有:《玺印文字征》十四卷、《印谱考》四卷等。辑集玺印篆刻出书,始于宋徽宗《宣和印谱》,明顾从德以家藏铜、玉印二千方编著的《集古印谱》,

  • 征缅纪略

    二卷。征缅纪闻,三卷。清王昶(1725-1806)撰。王昶,字德甫,一字琴德,号兰泉、述庵。青浦(今属上海)人。乾隆进士,授内阁中书,值军机处,累迁刑部郎中。从征缅甸和金川,归历任吏部员外郎、按察使、

  • 辨讹释义录

    六卷。清张均(详见《经史辨论》)撰。本书前有自序。全书所释首先为《四书》,然后依次为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“三礼、“三传”,在《四书》方面尤为详尽。大体上是集录昔人所已订正的东西,间或发表自己的见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