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唐登科记考

唐登科记考

三十卷。清徐松撰。徐松(1781-1848),字星伯,直隶大兴(今属北京市)人。嘉庆年间进士,任《全唐文》馆提调兼总纂,后由翰林院编修擢湖南学政、潼商兵备道,因事谪戍伊犁,赦还后复官内阁中书、陕西榆林知府。博览群书,精于史学,尤长于地理之学。著述有《西域水道记》、《新疆识略》、《唐两京城坊考》、《唐登科记考》等,又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《宋会要》三百六十六卷,为传世的《宋会要辑稿》。科举制兴于隋,盛于唐,初有进士题名录,记录同榜者姓名、郡望、行第等,以为纪念。随后,就此原始记录加以扩充、整理、分卷,成为“登科记”专书。这类专书,先是私人著述,唐宣宗时由于执政的爱好与提倡,便出现了官书。大中十年(856),郑颢始奉敕编呈《诸家科目记》十三卷,宣宗阅后下令逐年编录。有唐一代,“登科记”一类的著述,据徐松在该书《例言》中所考,“不下十余家,见于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者,惟三家而已”。其崔氏《唐显庆登科记》五卷,所载自唐初至五代后周显德年间,已非原书。姚康《科第录》十六卷,自武德至长庆二年为十一卷,其后又被续补自长庆三年至天珰丙寅(906)。李奕《唐登科记》二卷,至宋散失,仅存《登科记序》一篇。这些著述,南宋洪适重加编集,为《唐登科记》十五卷。至元代以后,这类著述日渐散佚,仅《文献通考》卷二九、卷三十中保存有“唐登科记总目”、“五代登科记总目”。徐松即以此为纲,从大量文献资料中辑录纂集成该书,时在道光十八年(1838)。该书前二十六卷,编年载录自唐高祖武德元年(618)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(959)科举沿革大事、知贡举者姓名、各科录取人数及可考者姓名、试题与对策原文。每项资料,均注出处。卷二十七附考,按科著录年代不详的人物:进士科六百九十三人,明经科二百五十六人,制科七十六人,总计一千零二十五人,以大致年代为序。最后三卷为别录,辑录有关唐五代科举掌故、议论、诗文等文献资料。该书取材广泛,史籍、方志、类书、文集、笔记、碑志,汇辑唐五代有关科举的各种资料为一书。对于某些问题的考订翔实,加有按语。该书可视为是有关唐五代科举问题的一部系统的工具书,最初由王先谦于光绪十四年(1888)编入《南菁书院丛书》刊行。1941年,岑仲勉著《登科记考订补》,收入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》第十一本。1984年,中华书局以《南菁书院丛书》本为底本,参以岑仲勉订补,出版了校点本,分三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绛雪诗钞

    二卷。《回文诗》一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清吴宗爱(1650-1674)撰。吴宗爱,字绛雪,浙江永康人,教谕吴士骐之女,同县诸生徐明英之妻。清代画家,诗人。自幼聪慧,工诗善琴,善画花卉、翎毛、人物、兼善著色

  • 何博士备论

    二卷。宋何去非撰。何去非字正通,福建浦城人,生卒年不详。据《宋史翼·文苑传》载,累举进士不第,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。考官曾巩称其所论用兵之要,非通儒硕学不能及。神宗览而异之,后数日神宗御集英殿赐第。除

  • 浙江采集遗书总录

    十集。闰集一卷。清沈初等编。沈初(1732-1807),字云椒,平湖(今浙江嘉兴)人,乾隆年间进士,官至户部尚书。此目又称《浙江采进遗书总录》、《浙江采辑遗书总录》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)政府始设“

  • 折狱卮言

    一卷。清陈士矿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士矿著有《江南治水记》。《折狱巵言》“摭取四书诸经慎刑之语,兼及汉诏一二条,徵引疏略,无所发明。”(《四库全总目提要》)不过是对前人有关论述的整理,没有新的见解。《折

  • 朱子书要

    无卷数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全书诠解朱熹的《朱子语类》、《朱子文集》,摘录朱熹《语类》、《文集》中有关内容,分“道体”、“天命”两子目而成。

  • 姑苏名贤小记

    二卷。明文震孟(1574-1636)撰。文震孟字文起,号湛持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学者。天启二年(1622)殿试第一,授修撰。因疏劾魏忠贤柄权乱政,受廷杖罢归。崇祯元年(1628)召充日讲官。讲筵最

  • 春秋世族谱拾遗

    一卷。清成蓉镜(详见《周易释爻释》)撰。杜预《春秋释例》中有《世族谱》一篇,久佚;清初学者陈厚耀本于孔颖达《春秋正义》,旁及他书,勾稽排比,撰成《春秋世族谱》;后人对陈厚耀之书有所补充,蓉镜该书即是据

  • 霏雪录

    二卷。明镏绩(生卒年不详)撰。镏绩,字孟熙,先世为洛阳人,后徙于山阴(今山西省山阴县)。其父镏涣,精通《毛诗》,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。镏绩承其家学,著有《嵩阳稿》、《诗律》以及《霏雪录》等。全书共二

  • 学蔀通辨

    十二卷。明陈建(1497-1567)撰。陈建字廷肇,号清澜,东莞(今属广东)人。自幼纯心笃学。嘉靖七年(1528),中举人。嘉靖十一年(1532),中会试副榜,授侯官县教谕。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。四十

  • 陆氏世史钞

    六卷。明陆浚源撰。浚源字号不详,平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事迹不详。自称陆贽二十九世孙。该书专记历史上陆姓之人事迹,并作为谱谍,考述世系。采陆氏人名见于正史者,共计120人。各录其史书本传,汇为一编。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