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本草
见《新修本草》。
见《新修本草》。
六十四卷。明张介宾(详见《类经》)撰。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,结合个人临床经验,于天启四年(1624),汇成此书。这是一部规模宏伟,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。书中对内、外、妇、儿以及中医理论等
六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》一书,古作三卷,金陵刻经处刻本开为六卷,是道宣于麟德元年(664)六月在长安南郊清官乡净业精舍集成。全书共分三章。第
①二卷。清陈时恂纂修。陈时恂,江苏兴化县人。出身进士,康熙十一年(1672)任平遥知县。按平遥自昔无传,其书创修于明嘉靖间,继修于明万历初,又修于万历末,而后则阙失。此编修于康熙十二年(1673),全
一卷。清戴天恩撰。戴天恩字福承,萧山人。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(1713)。从太极到八卦变为六十四卦,共有十五个图,而各图后均有说。卷末为象说、字义、统义三篇。其所图所说都是前人已有,所附三论也没有什么
七卷。《补遗》一卷续集八卷。明赵谏编。赵谏字士忠,浙江温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前,有成化间乐清蔡璞辑温州一郡之诗,自王十朋以下为七卷,又补遗一卷。赵谏以其去取为未善,乃因蔡本而增损之,温州知府赵淮序而
①四卷,清李宏湑、苏洪、陆蔼吉修,蒋日莱、吴光升纂。李宏湑,江南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乾隆二十二年(1757)任知州。苏洪,江南甘泉(今江苏江都)人,监生,乾隆间任柳州府通判,二十七年(1762)知州
见《绿牡丹》。
二卷。三国吴陆玑撰。陆玑字元恪,吴郡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仕吴为太子中庶子、乌程令。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,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经典释文·序录》俱著录,皆谓三国吴陆玑撰。然明北监本《诗正义》所引作陆机
二十九卷。清贺淇撰。贺淇字竹园,湖南衡阳人。此书又名《书绎》,因其列“集解”于前,后加“绎曰”,并以浅显的语言顺释经意。如“放四罪而天下咸服”,绎曰:“共工、鲧以治水无功流,苗以不即功窜,驩兜有荐共工
四卷,彭赓良撰。是书为赓良所撰《九经今义》之一。袭今文家张三世之说,而以今时新学说为传。谓孟子言尧舜文王孔子,言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,言仁义言性善,皆传孔子大同之义,择《孟子》七篇中与有关合者,附会其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