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易集解增释

周易集解增释

八十卷。清张仁浃撰。张仁浃是秀水人。此书前有乾隆十三年(1748)自序。前八卷载诸儒传授以及王氏《略例》和朱子《启蒙》。九卷以后才开始解释经文。其说只以朱子《本义》为主,所以《本义》与经文一概大写,而杂取前儒诸说合于《本义》的著于下。如程《传》之类,与朱子异义的偶附一二,不以为例。盖名为释经,实则释本义。其首列引用姓氏,特将朱子升于汉儒之前,题曰“先贤”,以表示尊崇之义。但是所列先贤三人,一是卜夏,实则是张弧之易。一是左氏,而考左丘明于易没有成书,也不知道张仁浃何以将左丘明特列出来。至于周、程、张、邵五子则被杂于先儒之中,以时代为序。事实上邵子为易外别传,张子于二程也尚为友教。至于朱学则本于程,程学本于周,源流灿然。压低周、程而独尊朱,似乎不是朱子所乐于接受的。又说张弧优于周、程,恐怕也不是周、程所甘心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氏读说文记

    一卷。清王念孙撰。参见《广雅疏证》。这是王氏读《说文解字》的札记,篇页不多,但极为精核。如谓:“‘社”字古音土,故从土得声。《春秋闵二年传》:‘间于两社,为公室辅。’《汉书·叙传》:‘布历燕齐,叔亦相

  • 水东日记

    三十八卷。明叶盛(详见《叶文庄奏草》)撰。此书记明代典章制度,及一时遗文逸事。许多材料均可与史传相参证。书中援引的书籍比较庞杂,致使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。作者还十分熟悉掌故,所以对朝廷旧典的考究最为详细

  • 学庸真旨

    三卷。是书签题钱太史评点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真旨。卷一则题龙锡手辑,首有龙锡及吴天胤二序,则俱称为薛公宣辑。而卷二以下,别称龙锡评定。龙锡字雒文,江苏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,万历进士。授职编修。薛公宣即

  • 大学指掌

    一卷。清周际华撰。际华榜名际歧,字石藩,贵州贵筑人。嘉庆六年(1801)进士。官至江苏江都知县。是书为甘泉汪氏草创,其名佚亡,只知其字瑞堂,官至翰林。际华删其冗杂,补其缺略,正其伪谬,又荟集众说,以成

  • 沈氏群峰集

    五卷。《外集》一卷(即绿春词)。附《韩诗故》二卷。清沈清瑞(1742-1785)撰。沈清瑞,初名沅南,字芷生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乾隆进士,工诗文,善散曲。其人睿智过人,被诸城刘尚书称为“此生如芝草

  • 食色绅言

    二卷。旧本题明皆春居士撰,不著名氏。后依据明本《瀛奎律髓》考证,其中载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叙,自称皆春居士,而断为龙遵叙所作。《宝颜堂秘笈》本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均题为龙遵叙所作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共

  • 诗疑问

    七卷。元朱倬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倬字孟章,建章新城(今山东省南康县)人。至正进士,曾任遂安县尹。《诗疑问》亦称《诗经疑问》,就《诗经》中有关问题先提出问题后作解答,其贡献有三:(一)该书是《诗经》研究

  • 徐饴盦先生遗书

    无卷数。清徐养原撰。此书是作者的札记、考订之类的著述。所考书籍主要有《字说》、《明堂说》、《井田议》、《黑水考》、《朝鲜疆域考》、《孔子生年月考》、《孟蜀石经考》、《校淮南子》、《注五代史记例》、《御

  • 榆园丛刻

    二十六种,七十卷。清许增(详见《娱园丛刻》)编。丛书所收大部份是词集,其中宋词四种,清词十一种,另外十一种别刻为《娱园丛书》。许增自序云:“同治甲子,奉母还杭州,不复问人间事,日与声应气求之士,里衖往

  • 李刚己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李刚己(1872-1914)撰。李刚己,字以行,直隶南宫县(今属河北省)人,光绪进士。官至山西灵邱县知县。入张曾扬幕府。著有《西教纪略》、《诗集》。此集为《李刚己诗集》。仅一卷。其诗学杜甫,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