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台湾外纪

台湾外纪

三十卷。江日升撰。江日升,九闽珠浦人。该书记郑芝龙、郑成功开发台湾始末,始于明天启元年,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。每卷都有两句七字标题,乃章回小说回目,唯末一卷仅“施将军议留台湾”一句。崇祯甲申以前用明朝纪年,弘光元年起则用南明、清朝纪年。书虽章回小说,记事皆出耳闻目睹。道光十三年(1833年),求无不获斋刊木活字本。书前有康熙甲申(1704年)岷源陈祈永序。后,沈云据此书删削润色成《台湾郑氏始末》六卷,沈云称此书为《台湾纪事本末》。又名《台湾野记》。“国学丛书”本仅二卷,所据乃后人删节本,仍署江日升撰。已非原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斋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吴与弼(1391-1469)撰。吴与弼,字子傅,号康斋,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永乐七年(1409)赴南京省亲,从学于杨溥。因获读朱熹所编的《伊洛渊源录》而立志学习理学,发愤读书。天顺元年(14

  • 周易象义

    不分卷。明章潢(1506-1588)撰。潢字本清,南昌人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)被荐授予顺天府学训导,因年已七十九岁而未能赴任,但仍享官俸,八十二岁时终于家。事迹附载《明史·儒林传》邓元锡传末。该书

  • 诗疏补遗

    五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书首自序云:“孔氏(颖达)疏诗,较诸经独为详慎,然限于功令,虽有质疑辨难之处,未敢繁称,而遗音每寄之弦外。宋人说诗,多取传笺,然风雅之体裁,字义之原委,远征近

  • 春秋左传识小录

    二卷。清朱骏声(1788-1858)撰。骏声字丰芑,号允倩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清代著名学者。嘉庆戊寅(1818)举人,扬州府学教授。少年时从著名经学家钱大昕学,研究许慎《说文解字》,对转注、假借二

  • 图易定本

    一卷。清邵嗣尧撰。邵嗣尧郇阳人,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官至江南提学副使。邵嗣尧讲《易》以河洛之数一乘一除之,认为小圆图就是小横图的顺往逆来,大横图就是小横图的因重成爻,大圆图就是小圆图的运行寒暑,

  • 读史纲

    十五卷。明左昊撰。左昊,桐城人。履历不详。此书是乾隆时的毁禁书,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。该书叙述上起上古,下迄崇祯,末附有南明隆武、永历之事。第十三卷以下,为万历纪、泰昌纪、天启纪、崇祯纪、甲申殉难诸

  • 利津县新志

    十卷。清韩文祐纂修。韩文祐字青藜,河南唐县人,康熙十一年(1672)由官监任利津知县。《利津县志》,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,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冯执中,三修于此。韩文祐宰利津县,奉敕修志,乃清

  • 郡县释名

    二十六卷。明郭子章撰。郭子章,字相奎,号青螺,江西泰和人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累官贵州巡抚。播酋杨应龙叛,子章大破之,应龙阖室自焚,以功进太子少保,兵部尚书卒。子章天才卓越,于书无所不读,一生著

  • 论语褚氏义疏

    梁褚仲都撰。清马国翰编辑。仲都吴郡钱塘(今浙江钱塘)人。天监中,历任五经博士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义疏》十卷为褚仲都撰。新旧唐志并作《讲疏》以考梁陈撰《论语义疏》。讲疏者,梁有褚仲都、皇侃二家。陈

  • 乐会县志

    四卷。清程秉慥纂修。程秉慥,江南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,贡生,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任知县。康熙间,因修《大清一统志》,令各省、府、州、县修志,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,与邑诸绅士商榷,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