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劝学篇

劝学篇

二篇。清张之洞(1837-1909)撰。张之洞字孝达,号香涛,南皮(今属河北)人。同治进士。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,内阁学士等职。光绪十年(1884),任两广总督。光绪十五年(1889),任湖广总督,开办汉阳铁厂。官至军机大臣。著有《张文襄公全集》等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发表此篇。提出“旧学为体,新学为用”,以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,反对戊戌变法。内篇包括《同心》《教忠》、《明纲》、《知类》、《宗经》、《正权》、《循序》、《守约》、《去毒》等九类。外篇分《益智》、《游学》、《设学》、《学制》、《广译》、《阅报》、《变法》、《变科举》、《农工商学》、《兵学》、《矿学》、《铁路》、《会通》、《非弭兵》、《非攻教》等十五类。作者在《序》中谓,内篇务本,以正人心,所言皆求仁之事;外篇务通,以开风气,所言皆求智勇之事。终括全篇之义。为五知,即知耻、知惧、知变、知要、知本,合于《中庸》。强调以中学的纲常名教之本,以维系世道人心。主张先明“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”,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,“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”。提倡明时势,扩见闻,增才智,立学堂,改课程,广译书,尽地利,修铁路,采用西技西艺,以图富强。主张以中学治心,以西学应世事。反对“开议会”、“兴民权”,认为“兴民权之说,无一益而有百害。”此书颇得慈禧太后的赏识,下令颁行各省、曾三易其版。亦遭到维新派的批驳,斥责此书不但无益于时,而且大累于世。曾被译成英文、法文,题名为《中国唯一的希望》。有湖北两湖书院刻本、袁氏《浙西村舍汇刊》本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江宁电局重刻本、石印本,《张文襄公全集》本,台北文海出版社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》本。

一卷。汉蔡邕撰。清任大椿辑。参见《圣皇篇》。此书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,而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皆不录,盖唐时已亡佚。按《世说新语·纰漏篇》载:“蔡司徒渡江,见彭蜞大喜曰:‘蟹有八足,加以二螯。’令烹之。既食,吐下委顿,方知非蟹。后向谢仁祖说此事,谢曰:‘卿读《尔雅》不熟,几为《劝学》死。’”刘峻(字孝标)注云:“《大戴礼·劝学篇》:‘蟹有八足二螯,非蛇蟺之穴,无所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’故蔡邕《劝学章》取义焉。”此则“蟹有八足,加以二螯”,即出自蔡邕《劝学篇》,其断四字为句,亦正相似。今诸书所引,皆四字句韵文,如《御览》四百九十引云:“瞻彼顽薄,执性不固。心游目荡,意与手互。”《艺文类聚》九十七引云:“螾无爪牙,煗弱不便。穿穴洞地,食尘黄泉。”又按《佛本行集经》卷十二音义引云:“储,副君也。”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二音义引云:“傭,卖力也。”此与《劝学》文例不同,当是注文。考《经典释文·尔雅音义下》:“鼫,言石,孙云:‘五技鼠也。’《字林》同。案:蔡伯喈云:‘五技者,能飞不能上屋,能缘不能穷木,能泅不能渡渎,能走不能绝人,能藏不能覆身是也。”显然这是“鼫鼠五能,不成一技”二句的注文,是蔡邕自注的。故此任氏并注文辑为一卷。末附王念孙案语一则,殊为精审。见于《小学钩沉》中。其所未尽,顾震福补之,凡三则,见于《小学钩沉续编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雁楼集

    二十五卷。明徐士俊(1602-1681?)撰。徐士俊原名翙,字三有,号野君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士俊工杂剧,多至六十余种。今存有《洛水丝》、《春波影》各一本,收集在《盛明杂剧》中;另有与汪淇合撰的《

  • 子之还兮,遭我乎之间兮。并驱从两肩兮,揖我谓我儇兮。子之茂兮,遭我乎之道兮。并驱从两牡兮,揖我谓我好兮。子之昌兮,遭我乎貂之阳兮。并驱从两狼兮,揖我谓我臧兮。

  • 游峨集

    一卷。明殷绮编。殷绮,爵里履迹不详,在本书中署为“雅州知州事”。嘉靖九年(1530)四川巡按御史邱道隆偕官吏游峨嵋山,有诗唱和;嘉靖二十一年(1542),巡按御史谢瑜亦踵昌故事。殷绮因合二御史及同游者

  • 彩笔情词

    十二卷 明张栩编。张栩,字叔周,号梦予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,当为万历、天启时人。据张栩自序云,此书为继六观堂刻《青楼韵语》而作。《青楼韵语》只载录妓女情诗,而《彩笔情词》则扩大其范围

  • 方简肃公奏疏

    一卷。明方良永著,良永,字寿卿,号松崖,莆田人(今福建莆田县东)。弘治三年进士,授刑部湖广司主事,历官南京刑部尚书,谥简肃。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,良永刚直,不为屈膝。官渐江左布政使时,内臣钱宁勒索三万

  • 职思堂法帖

    八卷。清江湄(生卒年不详)辑。江湄,字秋水,生平籍贯不详。该帖刻成于康熙壬子(1672),上取自魏晋,下迄于宋元,共分八卷。卷首为王羲之的《雨后帖》,王氏该书帖《宣和书谱》中未收,却颇为元明鉴藏家推重

  • 舒艺室随笔

    六卷。清张文虎(1808-1885)撰。张文虎字孟彪,又字啸山,自号天目山樵,南汇(今江苏南汇)人。隐居不仕。馆金山钱熙祚家三十余年,校《守山阁丛书》、《小万卷楼丛书》等数百种。同治五年(1866),

  • 舒城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陈魁士纂修。陈魁士,明章州人,举人,万历初年来任舒城县知县。自明以来,舒城县志虽五经纂辑,惜皆简略殊甚,故陈魁士来任知,即创议重修,延教谕刘大烈等主其事,于万历八年重修志成。纪事止于万历七年

  • 倚松老人集

    二卷。宋饶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饶节,字德操,抚州(今江西临川县)人。曾为曾布门客,后与布书论新法不合,乃削发为僧,更名如璧,挂锡灵隐寺。晚主襄阳之天宁寺。曾作偈语云“闲携经卷倚松立,试问客从何处来。”

  • 石田诗选

    十卷。明沈周(1427-1509)撰。沈周,字启南,号石田,晚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吴县)相城人。擅画山水,初得法于父恒吉、伯父贞吉,兼师杜琼、赵同鲁,后学宋元,于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吴镇、王蒙尤有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