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初学记

初学记

三十卷。唐徐坚(659-729)等撰。徐坚字元固,湖州长城(今浙江长兴县)人。少好学,通览经史。中宗时,任礼部侍郎、修文馆学士。睿宗时,迁黄门侍郎,封东海郡公。玄宗时,任集贤院学士,位至光禄大夫。学识渊博,与父徐齐聃以文学著称。《全唐诗》录诗九首,《全唐文》录文六篇。唐开元中徐坚、韦述、佘钦、施敬本、张烜、李锐、孙季良等奉玄宗之命编撰《初学记》一书。此书择取于六经诸子百家之言、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。编撰此书的目的为玄宗诸皇子作文时查检事类、辞藻之用。因为内容便于初学,所以书名曰《初学记》。全书三十卷,共分天、岁时、地、州郡、帝王、中宫、储宫、帝戚、职官、礼、乐、人、政理、文、武、道释、居处、器物、服食、宝器、果木、兽、鸟二十三部,每部下分列若干子目,计三百一十三子目。每一子目内均分“叙事”、“事对”、“诗文”三部分。“叙事”,是对本部类的概括说明,虽杂取群书,但次第若相连属。“事对”,是将有关资料熔铸成对偶词句,并于句下引出原文,注明出处。最后是“诗文”,摘引古诗文片断,采至初唐。内容精审,去取谨严,正文皆单行,注用双行小字。例如:卷四,“寒食”第五,首先择列有关寒食的传说和民间风俗的材料,并加说明辨正。之后是“事对”,从所叙魏武帝令周举书《明罚令》,改变“一月寒食、莫敢烟爨”的故事中,概括出对偶词句:“一月寒食、三日断火。”最后诗文部分附李崇嗣、宋之问、沈佺期等描写寒食的诗。这一体例大致与其他类书相同。但“地部”五岳之外,又载终南山;四渎之外,载洛水、渭水、泾水;又骊山,汤泉、昆明池别出二条。内容编排也有与其他类书独殊之处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云:“于诸臣附前代后,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。较《玉台新咏》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,亦特有体例。其所采摭,皆隋以前古书,而去取谨严,多可应用。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《艺文类聚》,而精则胜之。若《北堂书钞》及《六帖》,则出此书下远矣。”此书实用价值较高,其内容广搜博取,书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历史、地理、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材料,可资采录和考证,也可以利用它校勘古籍或搜集佚文。关于此书的撰者,余嘉锡在《四库提要辨证》中提出应属张说。《四库提要辨证》云:“此书本是张说奉敕撰集,说总其成。而徐坚以下分修耳。《新唐志》所言,正合当日情事。晁公武之言,殊欠分晓。《提要》翻据之以驳《新志》,误矣。”又云:“张说以宰相知集贤院事。为学士之首。故玄宗欲撰《初学记》,独降敕与说。盖凡集贤诸学士有所撰述,皆说总领其事,又不独《初学记》一书为然。玄宗《事类》,亦是张说奉敕,徐坚等分修。《提要》狃于《初学记》,不题张说之名,必以《事类》为说撰,《初学记》为坚撰。正坐不知当时制度耳。”此书版本较多。明嘉靖十年(1531)安国桂坡馆刊本,明嘉靖十三年(1534)晋藩刊本,明万历十一年(1583)徐守铭宁寿堂复宋刊本。清乾隆年间内府刊《古香斋袖珍本丛书》本。清光绪十四年(1888)安康黄氏蕴石斋刊本,附有清黄如焜撰校勘记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司义祖的点校本,是目前较好的版本。1979年又重印。查阅此书,可利用许逸民编的《初学记索引》,附笔划检字表,使用较方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谭苑醍醐

    九卷。明杨慎(参见《丹铅余录》条)撰。为考证辨论之作。书首有杨慎嘉靖二十一年(1542)自序,自序中说此书之所以取名“醍醐”,源于“从乳出酪,从酪出酥,从生酥出熟酥,从熟酥出醍醐”。意为此书为晚年精心

  • 广百川学海

    一百三十二种,一百五十五卷。明冯可宾编辑。冯可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该丛书在《续百川学海》之后,复又汇辑古今小品著述,仍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,共十二册,主要有:明邢云路《立春考》、明沈士谦《明良录略》、

  • 金陵物产风土志

    一卷。清陈作霖作。陈作霖,参见《凤麓小志》条。南京物产并非丰富,郡志所载,近于简略。当时土贡之世,官著书时,宜其慎。私家记载。颇有所述,但较琐碎,不成篇幅,此志包罗广泛。志为五考:植物、动物、矿物、食

  • 偶得绀珠

    一卷。明黄秉石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秉石,字复了,江宁(今江苏省江宁县)人。万历中以荐为推官,官至严州府同知。此书杂采各家诸书,饾饤少绪,又多不注出处,盖为其随手笔记,未有铨次体例而已。

  • 潏水集

    十六卷。宋李复(约1093前后在世)撰。李复,字履中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元丰二年(1079)进士。绍圣间为西边使者,历官熙河转运使,终于中大夫集贤殿修撰。李复喜言兵,于书无所不窥,尤工

  • 梅里志

    十八卷。清杨谦纂、李富孙补辑、余弼续补。杨谦,字未孩。嘉庆五年(1800),郡守伊小尹师以郡志久未纂修,延邑人士共事编辑。聘李富孙、李文朴分纂之,时设局于鸳湖书院,朝夕商榷。得悉杨文朴先人杨谦纂有《梅

  • 贵池先哲遗书

    二十三种,二百二十七卷。民国刘世珩编。刘世珩字聚卿,安徽贵池人。曾刻有《玉海堂影宋丛书》、《宜春堂影宋巾箱本丛书》等。丛书辑唐以来贵池先贤著述,陆续刻成,共二十三种。其中《贵池唐人集》二十二卷收九家著

  • 兰室秘藏

    三卷。金李杲(生平事迹详见《内外伤辨惑论》)撰。书名是借战国时《素问》撰成后藏于“灵兰之室”的典故,以示此书中所撰方论极为珍贵之意。此书刊于元至元十三年(1276)。为李氏晚年的著作。原刻本前有至元十

  •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

    四卷。简朝亮(1851-1933)撰。简朝亮,字季纪,号竹居,广东顺德县(今广东顺德)人。南海朱次琦之门人,著述甚富,有《尚书集注》等书。是书首有朝亮自序,略言:“《礼记》《坊记》《中庸》《表记》《缁

  • 居学余情

    三卷。明陈中州(约1497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中州,字洛夫,初号太鹤山人,复自号亢惕子,青田人。宏治中由贡生官庐江县教谕。因久落拓不得志,乃佯狂恣肆,荡然于礼法之外。《居学余情》虽曰文集,实则游戏之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