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刘贵阳经说

刘贵阳经说

一卷。清刘书年撰。书年字仙石,河北献县人。此书共三十六条。其中如“献犧”一条,谓犧尊为牛形,角尊则为象形。犧音羲,献音宪,各读其本字,其义自明。司尊彝变犧为献者,朝践乃始献之礼。由于祀事始于献,故曰献尊。如果就其名与实而言,实为犧尊。郑氏读献为犧,又以为二字皆音莎,是不知二者固是一物。其本字则各有音义,不宜混淆。此见可备一说。但又引《南史·刘杳传》之说,则不无可疑。犧象皆刻木为形,《庄子·天地篇》曰:“百年之木,破为犧尊,青黄而文之,其断在沟中。”按,从齐至魏晋,入地六七百年犹未朽坏,这恐怕只是附会。“伪壁中古文尚书”一条,谓“唐初名儒不特信安国隶古见存,并信壁中古文亦存。盖东晋以降,群信伪孔为安国以隶古写定壁中之本。妄人以隶古本传,壁中科斗古文不传,遂造伪本以当之。元朗谓安国尚书本以隶写,古伪本用古字改经为非,不知妄人正造未写以隶之本,而非用古字以当隶古本也。《盘庚》正义云:‘孔子壁内之书,“治”皆作“乿”。’盖即称此本。又《匡谬正俗》云:‘《尚书汤》云:“予则奴汝。”自注:“,古文誓字;,古文戮字”。’亦即此本。是孔颖达、颜师古并认为壁中古文也。按日本足利文库藏《古文尚书》,“治”正作“乿”,“誓”正作“”,岂即孔、颜所认为壁中古文者与?”此似亦可备一说。“季兰”一条,谓“左氏襄二十八年传:‘济泽之阿,行潦之蘋藻,置诸宗室,季兰尸之,敬也。’按此数句非泛语,明据《诗·采蘋》为言。季兰盖即季女之名或字,当时于此大夫妻,能确知其人,后失传耳。”此殆小误。穆叔称季女为季兰,犹云季姜、季姬、季芋、季隗,非名或字。魏源《诗古微》认为是兰姓诸侯之女,于义似长,然亦无可考。至于辨宰我不死,田常及曾子不出妻,则似可正《史记》、《家语》之误。有经解续编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纯白斋类稿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元胡助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助,字履信,一字古愚,别号纯白老人。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始举茂才,为建康路儒学学录,后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、承信郎、太常博士。此集为助自编,共三十卷

  • 聿修堂遗书记

    一卷。日本丹波元简(1755-1810)撰。丹波元简,字廉夫,号乐窗,出身世医之家,著述甚多。其书大都汇刻于聿修堂丛书中,此书未收入。作者校记隋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,辑成此书。校本所据为元刊本、抄本、

  • 郑思斋文集

    一卷。明郑洛书(1498-1536)撰。郑洛书,字启范,号思斋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官至监察御史,提督南直隶学政。事迹附见于《明史·解一贯传》中。本书前无序,后无跋,谁所编

  • 阙子

    一卷。周阙子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关于《阙子》的撰者名字、里爵已不可考。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。应劭《风俗通义》曰:“阙,姓也,承阙党童子之后。有阙子著书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纵横家类有“《阙子》一篇。”

  • 邵武徐氏丛书

    二十二种,一百四十八卷。清徐干编。徐干字小勿,邵武(今福建邵武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丛书所收著作都是古代学者所作。共分两集,初集十四种,八十四卷,多为经史要籍。如丁晏重编《郑氏诗谱考正》一卷,郑氏原书次

  • 布粟集

    八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但自题为布粟子,又自题其号为凤台,不知其为何人。此书八卷,内容采自《管子》至《郁离子》等共八十余家,于每家各摘数语。自序中称虽不足于连篇大观,然终身玩之,愈觉有余味,故曰“布粟”。

  • 大司空遗稿

    十卷。明陈绍儒(约155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绍儒,字师孔,南海(今广东佛山市郊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十七年(1538)进士。官至南京工部尚书。陈绍儒工诗,音调谐美。著有《大司空遗稿》等。是集为诗文集,

  • 嘉树山房集

    二十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清张士元(1755-1824)撰。张士元,字翰宣,一字翰生,号鲈江,震泽(今江苏吴江)人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举人。喜欢古文辞,与王芑孙、秦瀛、陈用光共同研究古

  • 观古堂文稿四册

    不分卷。清叶德辉(1864-1927)撰。事迹见《观古堂诗录》条。此集为作者辛亥(1911)以前所作,大都酬应之文,然明白醇实,固非泽于古者深,不能有此典雅。辛亥(1911)以后所作《陈氏庚焕、衢州孔

  • 雄雉斋选集

    六卷。清顾图河(1655-1706)撰。顾图河,字书宣。江苏江都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94)一甲二名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康熙四十五年(1706)提督湖北学政。不久即卒。其诗作早年秀丽妍美,咏物诸作也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