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农书

农书

①三卷。附蚕书一卷。《农书》,宋陈旉(1075——?)撰。陈旉,江苏人。陈旉博学多才,不肯为官,大约生活于北宋、南宋之间。洪兴祖为《农书》所作序中称,“西山陈居士,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,释老氏、黄帝、神农氏之学,贯穿出入,往往成诵。下至术数小道,亦精其能。平生读书,不求仕进。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。”《农书》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(1149年)。陈旉当时已74岁。陈旉从总结农夫耕作经验出发,结合自己种药治圃的体会,总论农业经营与栽培,并涉及养牛、蚕桑等畜牧业养殖业,对推动当时南方农业的发展有一定意义。《农书》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谈论南方农业的书籍。陈旉在《自序》中言,此书“非腾□空言,夸张盗名,如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四时纂要》,迂疏不适用之比也,实有补于来世云尔。”然而陈旉却在一定程度上犯了“空言”之忌。书中所论大抵泛陈大要,往往引经史加以证明,虚论多而实事少,远不及《齐民要术》详细、准确、明了。《农书·自序》的前两页已佚。《农书》之后,附有《蚕书》一卷,为宋朝秦观(1049-1100)撰。《四库全书》编者以为《蚕书》为秦观之子秦湛所撰,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辨证》考证《蚕书》为秦观所撰,余说为是。秦观《蚕书》本与陈旉《农书》原无联系,后人将《蚕书》缀于《农书》之后,合为一编。因《农书》、《蚕书》在意思上可互为补充,故延置至今。南宋时《农书》曾刊行于世,清代乾隆年间收入《四库全书·子部农家类》,鲍廷博所辑《知不足斋丛书》(乾隆至道光本)、马俊良所辑《龙威秘书》等。现代商务印书馆辑印的《丛书集成初编》也将其收入。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《陈旉农书》。1965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万国鼎的《陈旉农书校注》。②二十二卷。元王祯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祯,字伯善,东平(今山东东平县)人。元代元贞元年(1295)至大德四年(1300),王祯在旌德(今安徽旌德县)、永丰(今江西永丰县)做县尹。任职期间,王祯积极倡导改良农具,种植桑、麻、棉等各种经济作物,并开始撰写《农书》。同时,他还改进了活版印刷术,将《造活字印书法》一文附于《农书》之后,成为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活字版印刷术的文献。《农书》于皇庆二年(1313)成书,大致由三部分组成。农桑总诀,总体上阐述农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。农器图谱,展示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劳动工具,用二百多幅图画加以说明。每图之末必系以铭赞诗赋,风雅可诵。谷谱,则分论农作物的栽培之道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元人农书存于今者三本。《农桑辑要》、《农桑衣食撮要》二书,一辨物产,一明时令,皆取其通俗易行。惟祯此书,引据赅洽,文章尔雅,绘画亦皆工致,可谓华实兼资。”王祯《农书》刊行后,明代曾收入《永乐大典》,并为八卷。清人整理修制《四库全书》时,以为《永乐大典》所载王祯《农书》“割裂缀合,已非其旧”,遂“依原序条目,以类区别,编为二十二卷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另,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亦将其收入。此书或云三十七卷,今存三十六卷。中华书局1956年曾出版三种农书(含王祯《农书》)合刊本,另有单行本。农业出版社1963年,新版出版该书。另有《万有文库》本。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毓瑚所校的《王祯农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经解钩沈

    三十卷。清余萧客(生卒年不详)撰。萧客字仲林,号古农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年十五通九经,尤耽古籍,曾辑注雅别抄,就正于惠栋,成为记名弟子。直隶总督方观承聘修《畿辅通志》,以目疾归,教授乡里,时称其

  • 灵枢经

    十二卷。旧题唐王冰(见《黄帝内经素问》)注,宋史崧(生卒年不详)校正、音释,不确。史崧,南宋绍兴间锦官,家中藏书颇丰,曾据家藏旧本整理过《灵枢经》。《灵枢经》,又称《灵枢》,《黄帝内经灵枢经》,《针经

  • 杜诗镜铨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《年谱》一卷。清杨伦(1747-1803)撰。杨伦,字西木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,乾隆进士,历任邑宰,江汉书院山长。是书非注杜之作。是将各家注杜之说,勘削纰缪,涤去芜杂俾杜诗真面

  • 读道德经私记

    二卷。清汪缙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汪缙,字大绅,吴县(今江苏)人。乾隆贡生,通古文,游刃百家。著作除此书外,另有《汪子文录》。先人以《易》解《道德经》者,已有数家。汪缙亦以《易》释经。以“易”为“道”。他

  •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    见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

  • 愿学堂集

    二十卷。清周灿(约1673前后在世)撰。周灿,字维林,号星公,陕西临潼人,生卒年不详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南康府知府。著有《愿学堂集》。是集为周灿诗文集。凡二十卷,文十八卷、诗二卷,并附《

  • 元居集

    九卷。附《哀荣录》一卷。明李春熙(约1613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春熙,字皞如,号泰阶,福建建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进士。官至南京户部郎中。著有《尧居集》。是集凡九卷,诗五卷,文四卷

  • 石鼓文正误

    二卷。明陶滋(?-1536)撰。陶滋字时雨,绛州(今山西新绛县)人。正德九年(1514)进士,授行人,嘉靖初官兵部郎中。陶氏认为薛尚功、郑樵、施宿等石鼓训释颇多讹误,遂亲至太学石鼓旁,抉剔刻文,一一校

  • 易经蒙引

    十二卷。明蔡清(1452-1508)撰。清字介夫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曾师从林玭学《易》,尽得其肯綮。其学初主静,后主虚,故以虚名斋。清以善《易》名于时

  • 筠清馆法帖

    六卷。清梁荣光辑。梁荣光字伯荣,号荷屋。曾著有《帖镜》一书。梁氏对宋帖尤有真鉴,此帖即刻其自藏宋帖及墨迹。第一卷为晋、梁人书,第二卷为唐代君臣书,第四卷为宋人书,第五卷、第六卷皆为元人书。其中唐以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