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六观楼文集拾遗

六观楼文集拾遗

一卷。清许鸿磐(约1762-?)撰。许鸿磐字渐达,号雪峤。济州(今山东济宁)人。卒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)以后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进士。历官指挥、安徽同知泗州知州等职。著有《方舆考证》。考订详实,为世称之。又工诗文词赋,著有《六观楼遗文》、《雪帆杂著》等集。作北曲杂剧《三钗梦》、《西辽记》、《寿女存孤》、《女云台》、《雁帛书》、《儒吏完城》等六种,合称《六观楼北曲六种》。是集为其遗文,李福泰所集刻者,首福泰序,略谓鸿磐捷南宫后,授指挥官京邸。凌次仲、江子屏,见其雪峤杂著,共相叹服,称其论内地及外裔山川了如指掌。殒后无子,同里李孝廉藏其稿,视若拱璧,不轻示人。同治七年(1868),福泰旋里,访知书稿仍藏李氏,孝廉虽亡,其子能世守之,其他著述,泰半已为六丁所收,遍索之,尚得《尚书札记稿》四卷、《六观楼遗文》三十编。犹幸与凌次仲、李金川论《方舆纪要》二书,尚存其全书之精采,即此可见。刊以行世,而记其著述之本末如此,异时能以先生之书,寿之梨枣者。若夫此集虽片羽之留,识者知为吉光之珍。案福泰字星衡,亦山东济宁人。抚粤东时为刻此书于广州。鸿磐遗书,实未全刻,如所著之《方舆考证》。至民国时,其邑人潘复始为付梓。集载书说、序记、碑铭、传跋、书跋都三十篇。李氏序谓其精采在论地理各书,颇为知言。与凌次仲书《论方舆纪要》若邪山条,辨出若邪乃越侯非严助事等条,《河源说》谓班因言之而未详,刘元鼎言之而得半,元郡实求之并重源之所发,亦未能尽得,皆属详实不刊之说。其他文亦自雅健有法,无愧作者。《书舆地广记后》云:志方舆者,于州郡下必详列四至八到,而各县下亦载其去所管州郡东西南北若干里。皆一举而空之,使读其书如浮大海,罔罔然东西南北之莫辨,则其失讵不大哉,亦为笃论。有同治九年(1870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铁论校勘小议

    一卷。清王先谦撰。王先谦有《尚书孔传参正》,已著录。嘉庆十二年阳城张敦仁重刊涂本《盐铁论》,附以考证,王先谦因取敦仁所刊涂本,以卢文弨《拾补》及敦仁《考证》散入正文之下;复增其乡人王启原、胡元常之说,

  • 古椿轩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庄善孙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庄善孙字性切,江苏阳湖人。诸生。其为诗词朴直,寄意深远,不事雕琢,有清气旋绕于笔端。虽经身世忧患,而绝无愤懑不平之语。深得于温柔敦厚之教。庄善孙死后,遗集由冯石溪等三人选

  • 素问玄机原病式

    一卷。金刘完素(约1120-1200)撰。医经类著作。刘完素,字守真,自号通玄处士,河间(今属河北)人。人称刘河间。金承安年间,章宗征召不就,又赐号高尚先生。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,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

  • 清帝系后妃皇子皇女四考

    四卷。附年表一卷。清末民初吴昌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昌绶字印臣,仁和(今浙江杭县)人。该书仿谈迁《国榷》体例,以大清十朝为纲,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、皇子、公主。分类与唐邦治《清皇室四谱》略同,且较简略。现

  • 离骚经解略

    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无“略”字)一卷。清方楘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方楘如,字若文,一字文輈,号朴山,淳安(今浙江淳安)人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6)进士。官至丰润知县。方氏学有根底,通经史百家,于《易》

  • 清论格式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清朝考试翻译制科,例有《清论》一门,大都以四书五经义、孝经、性理命题。其应试论格,率皆用起承转合套数,束缚牵制,与八股无异,志士病之。此编叙述满洲论说结构。首言冒法,谓笼冒全题大意

  • 抑庵集

    十三卷。《后集》三十七卷。明王直(1379-1462)撰。王直,字行俭,号抑庵。江西泰和人。永乐二年(1404)进士,授修撰,迁少詹事,兼侍读学士。正统间,拜吏部尚书。天顺初,以老疾乞休。卒谥文端。事

  • 宣和遗事

    二卷,分前后二集;另本题《大宋宣和遗事》,四卷,分元、亨、利、贞四集。宋人编,可能经过元人整理。讲史话本小说,按年代简述北宋政治的演变。开头入话部分历举自上古尧舜至纣王、隋炀帝等贤明君主和无道失政君王

  • 味义根斋全书

    五种,十八卷。清谭沄(详见《禹贡章句》)撰。五种为《禹贡章句》四卷附《图说》一卷、《春秋日月考》四卷、《孟子辨证》二卷、《国语释地》三卷、《古今冬至表》四卷。《禹贡章句》综辑群书、参考众说,而成此书,

  • 逍遥集

    一卷。宋潘阆(?-1009)撰,潘阆,字逍遥。大名(今属河北)人。或云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卖药京师,好结权贵。至道元年(公元995年)太宗赐进士及第。真宗时,为滁州参军。潘阆之诗,有五代、晚唐遗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