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公孙龙子注

公孙龙子注

①一卷。辛从益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从益字谦受,一字筠谷,万载(今江西宁都)人。乾隆年间进士。以编修累官至礼部右侍郎、提督江苏学政等职。辛从益认为谢注《公孙龙子》纰缪未安,自己注之。从益作注,每篇之中,分其章、节,疏其大意,旨在浅显以言事,朴实以说理。然今所刊引《公孙龙子》,伪误甚多,谢注虽然浮浅,可取之处甚多,未可尽弃。且辛从益所注,有些地方解释不明,仅可供参考之资,不能代替谢注。②一卷,清陈沣(1810-1882)撰。沣字兰甫,广东番禺(今广州市)人。平生著述颇多,主要有《东塾杂俎》、《水经提纲》、《三统术详说》、《琴律谱》等。其考正德清胡氏《禹贡图》,已著录。其注《公孙龙子》,自题手稿名《公孙龙子浅说》,在道光己酉(1849)、庚戌(1850)年两次修改。并且准备“尚须再阅加注以发其义”,可惜后来不及改订。后经七十五年,其门人汪兆镛,得其手稿,校刻行世。由于陈沣原稿经门人传抄,互有出入,兆镛刻时,全从改本,又仿欧阳修集例,将初本并录于下。其正文与诸刻本有抵牾者,则不敢径改,别为校勘记。其篇目存佚及公孙龙事迹见于他书足资考证者,附录于后,从全书布局来看,大体晓畅,是一部难得之作。现存的版本有:民国己丑年刊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书图说

    不分卷。清王道然撰。道然字桓坡,山东新城人。是书首有刘大绅、刘元锡、蓝嘉瓒序及道然自序。其所为图,自出己意,而说以明之。自序所云不无臆见创论,也有无图而仅著其说者。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二篇最详,如大学篇

  • 四书杂考

    六卷。明薛寀编纂。薛寀生平事迹不详。是书依经次第,不分门类,《大学》一卷,《中庸》一卷,《论语》二卷,《孟子》二卷。所考以礼制为详,只引经典,不加考核。至如江海山水等类,引不胜引。又如“妖孽”引《尚书

  • 幻影

    见《三刻拍案惊奇》。

  • 活人总括

    见《伤寒类证活人总括》。

  • 广顾氏四十家小说

    四十种,四十卷。本书题作明顾元庆编,实为《顾氏文房小说》流行后时人之伪托。丛书汇辑古今小说杂记,所录诸书大都见于《说郛》等书,并以记吴中故事为多,主要有东坡居士《渔樵间语》、祝允明《读书笔记》、张洎《

  • 诗故

    十卷。明朱谋撰。谋字郁仪,生卒年不详。封镇国中尉。贯串群籍,通晓朝廷典故。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,宗人咸就约束。暇则闭户读书。著《易象通》、《诗故》、《春秋战记》、《鲁论笺》、《骈雅耽》及他书一百二十种

  • 音韵阐微

    ①十八卷。是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奉敕修撰,雍正四年(1726年)告成的一部官韵。由李光地修撰,王兰生协助,徐元梦校阅。李光地(1642-1718)字晋卿,号厚庵,又号榕村,福建安溪县人。康熙九

  • 笔记

    二卷。清代程大纯撰。程大纯字汉舒,孝感(今湖北中部)人,官至黄冈县教谕。此书是作者讲学时的笔记。全书认为陆王一派学说虽有些“矫枉过正”,但与那些“口耳之学”相比,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。

  • 彦周诗话

    一卷。宋许(约1111年前后在世)撰。许,字彦周,湖北襄邑(今襄樊市)人。生平不详。书中有“宣和癸卯,予游嵩山”语,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,据此,知其当为南宋人。书中引述多苏轼、黄庭坚、陈师道语,其宗法元

  • 大学章句

    一卷。论语集注十卷、孟子集注七卷、中庸章句一卷,合称四书章句集注,南宋朱熹(1130-1200)撰。朱熹字元晦,后改仲晦,号晦庵,别号紫阳,南宋大儒,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学集大成者,徽州婺源(今江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