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

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

伤寒论条辨》八卷,《本草钞》一卷,《或问》一卷,《痉书》一卷。明方有执(1523-1593)撰。方有执字仲行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因两次以中风、伤寒丧妻,五次以惊风殇子,故发愤学医,致力于医学研究。推崇张仲景,精研《伤寒论》数十载。方氏认为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经王叔和的编次,已有所改移;金代成无己注释时,又多所窜乱,使得后世医者以此为不全之书,置而不习,或沿袭两家之误,更造成失真。于是方氏竭二十余年心力,考求《伤寒论》作者的原意,寻求端绪,重新排比原文,重新编次,逐条考订,故书称“条辨”。后附《本草钞》一卷,《或问》一卷,《痉书》一卷。书成于万历二十年(1592)。共十五万八千字。先以图说,解释六经分证表里关系。卷一至卷五论述六经病证治;卷六为风湿杂病及霍乱、阴阳易差、瘥后劳复病;卷七为辨脉、平脉痉湿暍等;卷八为可汗吐下与不可汗吐下。方氏首倡《伤寒论》错简说,推断宋本《伤寒论》卷一的“评脉法”、“辨脉法”、“伤寒例”诸篇,与卷七至卷十中的“汗吐下”、“诸可诸不可”等篇均为王叔和之言论,非张仲景原作,应加以删削。又认为评脉、辨脉法可羽翼仲景原论,故放在篇末。他调整了篇目,重新排文,订为经十一篇,法三百九十条,方一百一十三条,希图恢复仲景原书旧貌。方氏以为“古今治伤寒者,未有能出其外者也,其书(《伤寒论》)为诸方之祖。”十分重视《伤寒论》之书,为发展仲景之学,著为此书。而仲景《伤寒论》一书经方氏整理编次后,较为系统,重点突出,成为《伤寒论》的另一本,初学者易于掌握。方氏为《伤寒论》研究之重订错简派开山人物,所论虽有偏颇,然对《伤寒论》学习研究尚多裨益,为研究《伤寒论》的重要文献。书后所附《痉书》,方氏自称是由于“儿女遭惊风历殇者五,厄苦惨痛”的遭遇而发志著述的,颇有心得。故其在《或问》中称:“用药如用兵,兵非可玩之器”,要用之得当,方可取效,又说:“太阳一经,犹边疆也。风也,寒也,风寒俱有也。三病犹三寇,方其犯边之初,南北东西各随所犯,”“御之当各明辨其方法,是故桂枝、麻黄用之在各当其可。”足见其富有临床体会。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,其后的喻昌、张其《本草钞》为方氏取仲景《伤寒论》中一百一十三方中所用九十一种药物,加以诠释说明。所引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名医别录》等书中原文用大字抄录,下用小字注释,论述其功效、主治、相恶、相反、炮制、应用等内容,多为名家之说及方氏心得。方氏的学说对后世影响颇大。此书为后世研究《伤寒论》的重要著作。有歙县灵山方氏家刻本、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掖县志

    四卷。清张彤修,张诩纂。张彤字虎拜,乌程人,乾隆五十一年(1786)举人,由宜良知县历升山东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兵备道,嘉庆九年(1804)任。任职四年,岁丰民和。张诩,邑人。张彤莅任后,见掖志自前令张

  • 嶰谷词

    一卷。清马日琯(1688-1755)撰。马日琯字秋玉,号嶰谷,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,侯选知州,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。嗜好结客,觞咏无虚日,著有《沙河逸孝集》,与其弟日璐同有诗名,称“扬州二马”。本书为

  • 文选类林

    十八卷。宋刘攽(1022-1088)撰。刘攽字贡夫,临江新喻(今属江西省)人。刘敞之弟,与其兄刘敞同登进士第。曾任州县二十年。后为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判尚书考功。尝贻书王安石,论新法不便,出知曹州。后官

  • 客话本字

    一卷。清杨恭桓撰。是书包括《客话双字》、《客话叠字》、《客话单字》、《客话源流多本中原音韵考》。搜辑清代嘉应州客方言词一千四百多条,包括单音、双音和多音词。每条先列本字,后博引古籍加以考证,侧重辨析客

  • 果山修道居志

    二卷。清叶鉁(详见《续小学》)撰。果山在浙江嘉兴,叶鉁曾卜居其地,创立“修道居”。此书是叶鉁自为“修道居”修“志”,所以此书名为《果山修道居志》。此书第一卷述其所居以释、道、儒三教合为一堂,后一卷为同

  • 翼乘

    ①十二卷。明崔儒秀修,史学迁纂。清胡献瑶增修,上官竑纂。胡献瑶字心荩,辽宁金县人。累官福建漳州知州。顺治九年(1652)来任翼城知县。上官竑字三立,号松石,邑人。崇祯十六年(1643)进士,顺治初为中

  • 求古录礼说

    十五卷。清金鹗撰。金鹗嘉庆时期贡生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金鹗才思敏捷,博闻强识,于书无所不读,长考据之学,时人争聘为弟子师,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,两年后逝世,年仅四十九岁。著此书及《四书正义》。该书各卷内

  • 智品

    十三卷。明樊玉衡(生卒年不详)撰,于伦(生卒年不详)补葺。樊玉衡字元之(一说为以齐)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)进士。由广信推官擢御史。樊玉衡性强直敢言,疏请皇长子出阁讲学及三王不宜并封,触神宗怒,谪戍

  • 粤游日记

    一卷。清王钺(1623-1703)撰。王钺,字仲威,号壬庵,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广东西宁知县。著述颇多,除本书外,尚有《水西纪略》、《暑窗臆说》、《星余笔记》等。本书记

  • 石川诗钞

    三卷。清方觐(约1723年前后在世)撰。方觐,字近雯,号石川。江都(今江苏江都)人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至西安布政史,曾从学于朱彝尊。姚世钰评其诗云:“周旋于亲爱伦理之间,缠绵悱恻,有温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