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伤寒兼证析义

伤寒兼证析义

一卷,清张倬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倬字飞畴,江苏吴江人。张登之弟。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,对伤寒颇有研究,著有专书论伤寒。张倬幼承家学,以医闻名。曾与其兄张登参订由父亲诠次的《伤寒缵论》、《伤寒绪论》。此书因以阐析伤寒兼证诊治为主,故得名。书中专论伤寒而挟杂病者,分中风、虚劳、中满、肿胀、噎膈、反胃、内伤、宿食、咳嗽、咽干、闭塞、头风、心腹痛、亡血多汗、积聚动气、疝、淋、泻痢、胎产等十七种兼伤寒的病证。以问苔并答形式,阐述各兼证病因、病机、证候及治疗。对《伤寒论》中所谓合病并病止言六经兼证,而不及杂病,医家不明兼证之意,于是在脉证参差之际,或顾此失彼,或治此而妨彼为害颇深的情形一一予以剖析,指出病人强弱有异,方宜有别,不可拘泥成法。书后附四篇杂文“经脉”、“奇经”、“运气”、“方宜”。“可谓有功于伤寒矣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语)此书于康熙六年(1667)初次刊刻。有康熙间刻本,清刻《张氏医通》本,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葛丞相集

    四卷。清朱璘(生卒年不详)编,朱璘,字青岩,常熟(今江苏苏州)人。官至南阳府知府。工文,著有《东湖文集》。此书首卷载诸葛亮遗文一卷,为摘取《三国志注》和类书而成。其《黄陵端记》,经《四库全书》编辑者据

  • 石经补考

    十二卷(道光八年刻本)。清冯登府(1783-1841)撰。登府字云伯,号柳东,浙江嘉兴人,嘉庆庚辰进士,翰林院庶吉士,改宁波府教授。著有《三家诗异文疏证》。此书共七项内容:《国朝石经考异》二卷;《汉石

  • 蔗尾诗集

    十五卷。《文集》二卷。清郑方坤(约1729前后在世)撰。郑方坤,字则厚,号荔乡,福建建安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雍正元年(1723)进士,历任邯郸知县,武定知府等。在官多善政,以病自免。方坤博学多才,聪慧过

  • 亢仓子注

    九卷。唐何粲(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)撰,明黄谏(其人不详)音释。《亢仓子注》,又称《洞灵真经注》。此书旧本题何粲撰,不著时代。据唐柳宗元《读亢仓子》称“刘向、班固录书无《亢仓子》,而今之为术者,乃始为之

  • 尚书体要

    六卷。清钱肃润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肃润字础日,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。清代学者。除《尚书体要》外,尚有《道南正学编》。《尚书体要》一书,大体上是对经文章句加以串解,多随文释义,偶有论述详尽,足资考证者。但

  • 含元子

    见《含玄子》。

  • 归安县志

    五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李昱修,陆心源纂,陆心源详见《同治湖州府志》条目。《归安县志》光绪七年(1881)刻本,卷首为县境图。卷一至卷十三舆地略。卷十四至卷十九经政略。卷二十至卷二十三艺文略。卷二十四至卷

  • 勤斋集

    八卷。元萧(1241-1318)撰。字维斗。奉元(今属陕西)人。累官集贤学士,国子祭酒。《元史》本传称其:“制行甚高,真履实践。其教人必自小学始。为文辞立意精深,言近指远。”卒后诗文多佚。顺帝至正四年

  • 范村梅谱

    一卷。宋范成大(详见《桂海虞衡志》)撰。《范村梅谱》,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,吴下最盛。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,但仍感不足,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,完全拆除,其地三分之一种梅,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;此

  • 桴庵集

    四卷。清薛所蕴(1600-1667)撰。薛所蕴生平详见《澹友轩文集》(辞目)。《桴庵集》凡四卷为薛所蕴诗集。乃其子薛奋生等所编录。刊于顺治癸巳年(1653),有其门人彭志古跋,称其诗创辟似王建,蕴籍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