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五经通义

五经通义

一卷。题缺名。据《隋志》载《五经通义》八卷,无撰人名氏。《唐志》有《五经通义》九卷,题刘向撰。后汉曹褒又有《通义》十二篇。尚未能确考。此本共十七条,文多不全,大概是由辑集而成,只是不注明出处,见于群书所引有:“郑国有溱洧之水”条,见《初学记》;“玉有五德”条,见《初学记》、《御览》;“月中有兔与蟾蜍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和《御览》;“冬至寝兵鼓”条,见《通典》、《书抄》;“连下夏至”条,而文不全;“冬至阳动于下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御览》;“寒气凝为霜”条,见《通典》,而文不全;“东夷之乐”条,见《通典》、《御览》和《初学记》而文不全;“受命而王者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和《御览》;《“者所以祭天地何”条,见《类聚》、《御览》;“王者诸侯”条,见《御览》而文略异;“诸侯不得观四方”条,见《类聚》。只有“舞四夷之乐”条、“吴公卿奏曰”条、“汤作濩”条、“王者受命而起”条,不知所本。此书元陶宗仪《说郛》本收录。

① 一卷。清宋翔凤(1776-1860)辑。翔凤字于庭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经学家,常州学派有名的学者。庄述祖之甥。嘉庆庚申(1801)举人,官湖南新宁县知县。翔凤治经学,“志在西汉家法,微言大义”(《清史稿·宋翔凤传》)。撰《论语说义》十卷,以为《论语》乃孔子言“性与天道”的“微言”所在。其著作另有《论语郑注》十卷,《孟子赵注补正》六卷,《孟子刘熙注》一卷,《小尔雅训纂》六卷,《过庭录》十六卷,《朴学斋文录》四卷,《忆山堂诗录》八卷等。《五经通义》一书,《隋志》著录八卷,不题撰人名氏。翔凤辑录此书,从《隋志》。所辑诸条,除“八风者八卦之气”、“土冢树槐”两条,其余都不注出处,此宋本不及洪本处。其中“天子有天下大号”、“妇人无爵故无谥”、“古者天子至于土”、“功成作乐”、“礼乐者所以象德”、“受命而王者”、“黄帝乐所以为咸池”、“王者之乐有先后者”诸条,皆洪辑本所无。其他文字小异之处尚多。如“土冢树槐”一条,洪本多出“诸侯冢树柏”五字,“震与霆皆霹雳也”一条,洪本多出“电谓之雷光也”六字。有《浮溪精舍丛书》本。② 一卷。清马国翰(1794-1857)辑。国翰字词溪,号竹吾,山东历城(今济南)人,经学家和辑佚家。道光壬辰(1832)进士,官至陇州(今陕西陇县)知州。所至收罗古籍,积书至五万七千余卷。长于辑佚,所辑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七百零八卷,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。或谓此丛书系清代辑佚家章宗源(1752-1800)未完之稿,国翰改序付雕,可备一说。国翰生平著述颇多,有《古文尚书音》一卷,《毛诗草虫经》一卷,《夏小正诗》十二卷,《春秋开田记》一卷,《古论语》六卷,《论语隐义注》一卷,《圣证论》一卷,《玉函山房目耕帖》三十一卷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经论三百五十种》,《玉函山房辑佚书史论》,《唐韩鄂四时纂要》一卷,《范子计然》三卷,《月令七十二候诗》四卷,《神农书》一卷,《玉函山房文集》五卷,《续集》五卷,《玉函山房诗钞》八卷等。《五经通义》一书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说郛》始有辑本问世。其采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通典》、《太平御览》诸书所引,皆不明标刘向姓名。国翰辑此书,依《两唐志》,题汉刘向撰。卷首有国翰《序》一篇,谓后汉曹褒“作《通义》十二篇”(《后汉书·曹褒传》),《隋志》及《两唐志》俱不著录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认为《五经通义》所载谶纬之说为曹褒撰,除此之外为刘向撰,颇具眼力,然不如依《唐志》为有据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曝书亭集外稿

    八卷。清朱彝尊(1629-1709)撰。其生平详见《南车草》辞目。是书内容,第一卷为乐府、五言古诗、七言古诗。乐府,辑《杨白花二首》、《登高邱而望远海》、《女耕旧行》等十六首;五言古诗,辑《猗兰篇寄题

  • 逸诗

    一卷。朝鲜申绰撰。该本前有申氏自序,序云:“古者逸诗,自有其书。故释文衡门篇下,有云逸诗本作,而今不可见。其逸诗之残篇断章,兹随手采录,缮写一本。其似诗非诗,如谚若俚者,不敢辄收,弃亦可惜,并姑附见卷

  • 性理字训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程端蒙(生卒年不详)撰、程若庸(生卒年不详)补辑。端蒙字正思,德兴(今江西省德兴县)人,朱熹门人,淳熙七年(1180)乡贡,补太学生,后以对策不合去,不复应举。著有《毓蒙明训》。若庸字达

  • 博平县志

    ①五卷。清堵嶷修,张翕纂。堵嶷,湖北汉阳人,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,康熙元年(1662)任博平县知县。张翕,山东茬平人,进士出身,纂有《茬平县志》。考博平县志,创修于明正德十二年(1517)知县胡

  • 易汉学

    八卷。清惠栋撰。此书为追考汉儒易学而作。其中述孟喜易二卷,上卷述卦气之理,后列逸象。虞翻易一卷。京君明易二卷(干宝易附见),有八卦六位、八卦宫次、世应、飞伏、五行、占验。郑玄易一卷,述爻辰说。荀爽易一

  • 慕良杂纂

    四卷。清庄有可(1744-1822)撰。庄有可亦名献可,字大久江苏武进人。诸生。博通诸经传。于《春秋》功力尤深。自言读至二千余遍,能于字数得定岁差法。著有《春秋注解》、《春秋字数义》、《周易集说》等六

  • 南汇县志

    二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金福曾、顾思贤修、张文虎等纂。金福曾,吴江县令,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,曾主修《吴江县续志》等。张文虎,本邑人,纂有《重修奉贤县志》等。此志首卷为序文、凡例、诸图;卷一志疆域,

  • 钦定七经纲领

    一卷。清学部图书馆编。此书将钦定七经中卷首纲领截割而成卷。其中《易经》三篇:一论作《易》传《易》源流,二论《易》道精蕴经传义例,三论读《易》之法及诸家醇疵。《尚书》三篇:一论删《书》传《书》源流,今文

  • 徹道人诗存词存

    一卷。清戴徹撰。戴徹,生卒年不详,自号徹道人,江苏上元(今南京)人,御史戴翼之之长女,同知冯晴谷之妻。清代词人。有道光十三年癸巳(1833)刊本。

  • 懿畜前编

    不分卷。懿畜后编不分卷。明黄道周撰,无序例。前编自汉至宋取诸葛亮、魏征等十二人为传,后编取明朝杨士奇、李贤、彭时等四十余人为传。庄起俦撰《道周年谱》称曰:“二编皆总厥大义,或详或略,非复史臣之所能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