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临川梦

临川梦

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写丞相张居正欲使其子进士及第,求汤显祖助之,被汤显祖拒绝。隐奸陈眉公怀怨汤显祖曾为所辱,而图阻止汤显祖及第。汤显祖遂不应试而归乡,作《还魂记》(即《牡丹亭》)。娄江女子俞二娘耽读《还魂记》,其中人物柳生、杜丽娘现其幻影。适时张居正官败,汤显祖则进士及第。俞二娘因读汤显祖《还魂记》思念作者汤显祖断肠而死。俞二娘死后二十余年其乳母以俞二娘手批《还魂记》送至汤显祖处。俞二娘之魂欲访显祖,以此意诉之释尊。汤显祖谱写的《邯郸记》中的卢生,《南柯记》的淳于芬,《紫钗记》的霍小玉等相会,谈论显祖之戏曲,“有此口过,是以毕生沉沦,不能大用。而俞二姑之死,更是此君文章之孽。”因此他们一行四人同去觉华宫,听天王说梦。后汤显祖释官,回乡与其四子共庆父母之寿。汤显祖长子死于南京任上。其魂归天上,与淳于芬、卢生、俞二娘、霍小玉等于天王前相会,论世事皆是梦。汤显祖睡在玉茗堂中,睡神引俞二娘之魂入显祖梦中,显祖感其知己,卢生、淳于芬、霍小玉亦来见。玉茗花神传天王法旨迎众人入觉华宫。此剧写明汤显祖之生涯,以心醉汤显祖之《牡丹亭》传奇而死之娄江俞二娘事,以汤显祖事迹为本,歌颂了他的才华和藐视权贵的品质。其人物形象刻划鲜明。但前人对此剧评价不高。此剧为有史可查的一部真实历史剧,是一个为汤显祖立传的戏。然缺乏艺术上的形象性、鲜明性,主要在于表明主人公的政治态度而已,而后者与“四梦”相结合,戏写得有感情,有意境,引人入胜,耐人寻味。此剧有《藏园九种曲》本、《红雪楼九种曲》本及上海朝记书庄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夷变态

    五卷。林怒、凤罔编。林怒及其子凤罔,日本人,德川幕府的鸿文学士。该书系日本德川幕府根据赴日的中国和南洋各国的商人、船员收集的关于清朝的情报所编。日本人以明朝为华夏,清朝为夷虏,该书主要记明清易代及其后

  • 顾氏家集

    八种,二十一卷,附录二卷。顾燮光(1875-1949)编。顾燮光字鼎梅,浙江绍兴人。清光绪年间廪贡生。善书画,尤好金石碑版之学,著有金石著作数种及《非儒非侠使斋诗文集》。是编为顾燮光汇集自曾祖及兄四代

  • 秋兴

    鼓角边城暮,关河古塞秋。渊明方止酒,王粲亦登楼。摇荡伤残岁,栖迟忆故丘。乾坤尚倾仄,吾敢叹淹留。

  • 花王阁滕稿

    一卷。明纪坤(约1636年前后在世)撰。纪坤,字厚斋,河北献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崇祯中诸生。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,称坤少有经世志,久而不遇,乃息意逃禅。晚年所居曰“花王阁”。取文章无用,如牡丹之华而不实

  • 瑄滨语录

    二十卷。明蔡叆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蔡叆字天童,宁晋(今属河北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中进士。官至监察御史,巡按河南。他少时从韩邦奇、湛若水游,故讲学宗旨皆不出二家之学。此书论《周礼》,则有些详略失当。

  • 唐乐曲谱

    一卷。宋高似孙撰。似孙字续古,淳熙进士,历官校书郎、知州,著有《子略》、《纬略》、《砚笺》等。此书内容为唐太宗、高宗、代宗、德宗、文宗、武宗等朝所制乐曲。列出名目,并注明制作始末。其内容与郑樵《通志》

  • 伤寒大白

    四卷。清秦之桢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秦之桢字皇士,云间(今上海松江)人。秦氏秉承家学,以医闻名于当时。对仲景之《伤寒论》颇有研究。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三年(1714)。书中不以经分篇,而以见证分类,每类先论一

  • 百感录

    一卷。明陈相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相字汝弼,号古野道人,怀宁(今属安徽省)人。尝仿《庄子》“夔蚿罔两”、《战国策》“桃梗土偶”之意,作为寓言,名之曰《百感录》。书首有曾汉于正德五年(1510)为此书作的

  • 化学卫生论

    四卷。英国真司腾(生卒年不详)撰。英国傅兰雅(1839-1928)译。真司腾生平事迹不详。傅兰雅,又名弗赖尔·约翰,英国人,1861年来华,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。后应北京同文馆之聘,任英文教习。186

  • 崇阳县志

    ①十卷,清高景之修,汪际炱纂。高景之,字星岩,山东胶州人,进士,官崇阳知县。邑志元以前无从考证。元代邑中隐士严士贞,撰《桃溪百咏》,将邑中乡宦乡贤、山川古迹、忠烈节孝、草木鸟兽、邑中事迹,分题载咏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