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东莞县志

东莞县志

①十四卷。清周天成修,邓廷哲、陈之遇纂。周天成,江南上元(今江苏南京市)人,举人,雍正四年(1726)知县。雍正八年(1730)清廷诏修《一统志》,令直省郡邑增修邑乘。知县周天成奉檄发凡起例,邑人邓廷哲、陈之遇等九人开局纂辑县志,自康熙二十八年(1689)至雍正八年(1730),增补四十余年史事,历四个月成书。《东莞县志》雍正八年(1730)刻本。全书十四卷,为卷首序、旧序、凡例、目录,图、沿革卷,疆域、星土、山川、风俗卷,城池、坊都、桥渡、墟市卷,户口、田赋、物产卷,盐法、屯田、水利卷,职官卷,公署、仓庾、邮传、恤赏卷,学校、选举卷,秩祀、礼仪、祠庙卷,祥异、荒政、兵防卷,古迹、丘墓、坊牌、寺观卷,人物卷,艺文卷,外志。取材于旧志,补缺芟芜,补其所未逮,事核词雅,为后人修志提供参考。② 一百零二卷首一卷。民国陈伯陶总纂。陈伯陶(1854-1930),字象华,号子砺,晚年更名永焘,广东东莞人。光绪五年(1879)解元,十八年(1890)进士。历任翰林院编修,南房书行走,国史馆总纂,擢江宁提学使、署江宁布政使。辛亥革命后革职隐居九龙,谢绝人事,以著述终其身。曾创建方言学堂、暨南学堂。所纂志书有《宋东莞遗民录》、《元广东遗民录》、《明东莞五忠传》、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、《增补罗浮志》、《东莞县县图》、《重纂东莞县志》附《沙田志》、《罗浮指南》。民国四年(1915),县中人士提仪修志,从沙田公产拨出经费,志局迁至九龙,陈伯陶总纂,仿阮元《广东通志》及南、番诸志例,重加纂辑,历时六年,于民国十年(1921)修成。《东莞县志》民国十六年(1927)东莞书局铅印本。此志以三种志稿为蓝本:一、邓淳纂《东莞志草》;二、何仁山纂《东莞志稿》;三、邓蓉镜纂《东莞县志稿》。该志徵引宏博、采访勤、典核详,远胜前志。其特点为参考图书及采访资料(采访费时三年)丰富,广为徵引,注明出处,有差错者,则加按语考订。优点:一、以图为重点,采用陆军测量局测绘图。二、沿革本诸史志及前代疆域图记等书,皆兼载邻县,分合始明,使阅者一目了然。三、记载清末兴学堂,废科举,设铁路,办实业等其它新政,均甚详明。四、人物传,于明代东莞人物,博考群书,证以状、志、家传,人物比旧志详细且增多,可订正史之误。其中袁崇焕传最为精核。为明代人物传,作了考证与补充。五、艺文专载书目,分经史子集,并录序语附注之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奏议

    二卷。李颐撰。李颐,明代余干(今属江西余干县)人,字惟贞,号及泉。隆庆戊辰(1568)进士,官中书舍人,博习典故,负才名。万历(1573-1620)初擢御史,忤张居正,出知河南府,累擢右佥都御史,巡抚

  • 道腴堂诗集

    四卷。清曹煜曾(约1710年前后在世)撰。煜曾号麓蒿。上海人。康熙末贡生,与其弟炳曾、煐曾齐名。本集是其孙锡室所编,《石仓世纂》之第一种,计收诗一百五十五首。煜曾为云间董俞弟子,所以他的诗声律格调颇有

  • 诗经质疑

    一卷。清代朱霈撰。朱霈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霈言读诗论世,必求其情事之有合,不可为古人所欺。故是书多自出新解。如谓《刈葛》非后妃之事,国君夫人祖衣象服,亦非污亵之具,盖太姒于服成之时,作为诗歌,以诲三

  • 周易大衍辨

    一卷。清吴鼐撰。鼐字大年,号拙庵,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。吴氏以为说易大传大衍之数者自京房以下凡十三家,皆出于支离附会,唯元儒石涧老人之说得之。故罗列诸家之义加以驳正,而折衷于孔子。谓太极一而已,衍而为

  • 童溪易传

    三十卷。宋王宗传撰。宗传字景孟,生卒年不详,宁德(今属福建)人。董真卿以为临安(今属浙江)人,误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据书前有宁德林焞《序》,称与王宗传“生同方,学同学,同及辛丑第”语,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

  • 礼记浅说

    二卷。清皮锡瑞(1850-1908)撰。锡瑞,字鹿门,又一字簏云,号师伏,湖南善化(今湖南长沙市)人。祖籍江西。1882年中举,后讲学于湖南桂阳“龙潭书院”(1890)和南昌“经训书院”(1892)。

  • 止止堂集

    五卷。明戚继光(1528-1587)撰。戚继光,著有《练兵实纪》。据《千顷堂书目》载,戚继光有《止止堂集》,无卷数。又有《横槊稿》三卷、《愚愚稿》一卷。今此本《横槊稿》亦三卷,《愚愚稿》则多一卷,共为

  • 葆筠堂藏帖

    六卷。清邱翰书。邱翰字西园。此帖刻于道光十六年(1836)。收邱氏家传颜真卿、杨凝式合璧法书。颜书有:《励志诗》、《咏陶渊明诗》、《东方朔画赞》、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四种。杨书有《拟陆机〈文赋〉》、《雪

  • 诗说考略

    十三卷。清成僎撰。僎字左泉,江苏崇明(今上海市崇明县)人。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,分辨顾炎武“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”,宋程大昌《诗论》之失及王柏《诗疑》之错乱,皆有可取之处。论及朱熹《诗集传》时认为:学

  • 韵学大成

    ① 十二卷。又称《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》,明李攀龙撰,唐顺之校正。李攀龙字于麟,济南人。以诗名于时,尚著《沧溟集》、《古今诗删》等书。是书为学者作诗检韵脚查故实而撰,按平水韵编次,兼注《广韵》韵部于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