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远交近攻

远交近攻

战国时范睢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, 即结交远邦,进攻近邻。周赧王四十五年(公元前270年),秦相国穰侯魏冉使客卿灶(一作造)攻取了齐国的刚(今山东宁阳东北)、寿(今山东东平西南)两地。魏国人范睢(时化名为张禄)在向秦昭襄王游说时,抨击了穰侯越过韩、魏而远攻齐之刚、寿的错误, 并提出了“远交近攻”的策略。他说:王不如远交而近攻。这样,取得一寸领土则是王的一寸领土,取得一尺领土也是王的一尺领土。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建议,拜他为客卿,谋画军事。后来范睢代穰侯魏冉为相国。远交近攻遂成为秦进行兼并战争的国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定西藏章程

    乾隆(公元1736年—1790年)年间,清政府为西藏地方政权所规定的最高法律。廓尔喀侵藏事件后,清政府决心整顿和改革西藏的政治与宗教制度。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,清廷命福康安会同八世达赖、七世

  • 伊犁交涉

    沙俄侵占伊犁后,清政府与沙俄进行了多次交涉和谈判。沙俄是乘新疆局势混乱之机,于1871年7月(同治十年五月)以“代为收复”的名义侵占伊犁的。事后清政府即派署理伊犁将军荣全自科布多率兵前往接收,遭到沙俄

  • 天津水师学堂

    亦称北洋水师学堂。清末新式海军学校。1880年(光绪六年)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于天津。仿照英国海军教育章制,聘用英国军官任教习,由北洋海防经费内拨支经费。招收十四岁以上十七岁以下青年入学,课程

  • 刘渊、石勒反晋

    永兴元年(公元304年),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(今山西离石北)率部众起兵反晋,建国号为“汉”,自称汉王,定都离石。后来有石勒、王弥等人前来归附。石勒率众三万,转战魏郡(治今河北临漳西南)、汲郡(治今河

  • 镇守使

    官名。北洋军阀政府设置于省内各重要地区,负责绥靖地方责任。镇守使由大总统委任,一般多由师长、混成旅长、旅长兼充,有些地方设有副职,称镇守副使。某些特别地区的镇守使职权编制与一般的不同,不但维持地方秩序

  • 赤眉起义

    新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。王莽代汉以后,企图通过复古改制缓和阶级矛盾,也未能挽救社会危机,反而使广大农民生活更加苦难。天凤五年(公元18年),青徐(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)一带发生大灾荒,琅玡(治今山东诸城

  • 五国相王

    战国中期魏将犀首(公孙衍)发起的一次“合纵”活动。周显王四十六年(公元前323年),一说周显王四十五年,魏将犀首发起魏、赵、韩、燕、中山“五国相王”,即互尊为王,以抗秦。

  • 公车上书

    1895年(光绪二十一年)康有为、梁启超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。汉朝时用地方举孝廉的办法征用士人,凡被举孝廉,政府用公车接送入京,后人用“公车”作为入京应试举人的代称。(近年来有人认为“

  • 玄宗改革

    唐玄宗当权之后,为整顿朝政,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主要内容有:①整顿吏治,裁汰冗官。武后时曾广置官员,末年更置员外官一千余人。中宗时,又置斜封官数千人。于是员外官、斜封官极为滥杂,国家开支大大增加。玄宗继

  • 西姆拉会议

    英国对西藏一直抱有野心。辛亥革命时期,英国支持西藏的叛国集团发动武装叛乱,以期实现其侵占西藏的阴谋。1912年英国武装护送叛逃的达赖回藏,于1913年1月在拉萨宣布“独立”。北京政府严正声明西藏是“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