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美日联合侵台

美日联合侵台

十九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英美殖民主义者都想侵略台湾。1867年(同治六年)美国借口失事的“罗佛号”船水手在台湾遇害,出动军队在琅(今恒春)登陆进攻,被高山族群众击退,美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以谈判名义赴台刺探情报。此时美国正值南北战争结束,力所不及,于是从七十年代起便拉拢日本作为侵华伙伴。1871年(同治十年)底琉球船民因风飘至台湾被害。次年日本即把清朝藩属琉球国王封为藩王,寓有琉球国隶属于日本、琉球人民即日本国民之意,为侵台作准备。美国驻日公使德隆则怂恿支持,李仙得则辞去领事改变回国原意而充当日本顾问。1874年(同治十三年)日本成立了以大隈重信为首的“台湾番地事务局”,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,指挥三千余名日军发动侵台战争。美国船只帮助运送日军,美国军官在日军中效劳。日军登陆后,烧杀抢掠。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“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”,赴台湾严密布防,高山族人民英勇杀敌, 日本实力不足,难以实现其野心。日本在侵台同时,派柳原前光为驻华公使,后又派特使大久保利通来华进行外交讹诈,李仙得则以顾问身份偕大久保同行。是年10月(九月)清政府接受英美法等国站在袒护日本立场上的“调停”,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《北京专约》,日军限期从台湾撤兵,清政府“赔偿”日本五十万两,承认日本出兵是“保民义举”。1879年(光绪五年) 日本即正式吞并琉球,改为冲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都之争

   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退位。次日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,孙中山荐袁以代。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为临时大总统。孙中山对袁的野心有所察觉,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三项条件:定都南京;俟新总统到南京

  • 崤之战

    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一场战争。秦穆公早有向东扩张的企图,因晋国的阻挡而未能实现。公元前627年,晋文公刚刚去世,晋襄公即位,尚未来得及举行丧葬,秦穆公即乘机派遣军队,由孟明视等三帅统领偷袭郑国。未达目的

  • 李渊克长安

    李渊太原起兵之后,挥师南下,克霍邑(今山西霍县)、平临汾(今山西临汾)、绛郡(今山西新绛),围河东(今山西永济)不克,乃渡黄河西向,直取关中。渡河之后,李渊派李建成、刘文静将数万人屯永丰仓,守潼关以备

  • 八里桥之战

  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进行的最后一战。1860年9月21日(咸丰十年八月初七日)英法联军分三路进攻八里桥(在通州城西八里,横跨惠通河)、咸户庄(在八里桥西南六、七里)一带,僧格林沁、胜保、瑞麟

  • 楼船

    本指有楼的大船,古代多用于作战。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,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,称为“楼船”。

  • 爱国学社

   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。1902年4月(光绪二十八年三月)蔡元培、章炳麟、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,进行革命运动。是年夏,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,激起学潮,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

  • 日知会

    辛亥革命前湖北革命团体。1904年(光绪三十年)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遭到破坏后,曹亚伯、刘静庵于次年利用美国基督教武昌圣公会所设阅报室建日知会,陈列革命书刊,传播革命思想,策划成立团体。1906年2

  • 西辽

    辽亡后契丹贵族在今新疆、中亚一带所建政权。保大四年(公元1124年)七月,辽皇族耶律大石乘天祚帝逃亡在外, 自立为王,率兵西迁。公元1131年在叶密里(今新疆塔城附近)称天祐皇帝,又号古儿汗(或译葛尔

  • 悬瓠之战

    刘宋与北魏间的战争。北魏统一北方后,战败柔然,镇压盖吴起义,安定了后方。遂挥军南下,进攻刘宋。太平真君十一年(公元450年)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步骑兵十万人,攻宋的悬瓠(今河南汝南境内)城。魏军将悬

  • 励志会

    中国留日学生建立的第一个爱国团体。1900年(光绪二十六年)创立于日本东京。戢翼翚、沈翔云等任干事。制订会章五条,以“联络感情,策励志节”为宗旨。发刊《译书汇编》,翻译欧美资产阶级启蒙名著。次年创办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