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

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

1900年6月(光绪二十六年五月)西摩率联军进犯北京,各国军舰逼近大沽口。清政府内部主战、主和两派争吵不休,慈禧太后倾向主战,于6月16日至19日(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)连续四次召开有王公大臣、六部九卿参加的御前会议,决定对策。在16日第一次御前会议上,以载漪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许景澄等为首的主和派,围绕对八国联军的“战”与“和”、对义和团的“剿”与“抚”问题激烈交锋。主和派以“万无以一国尽敌诸国之理”,主和反战,对义和团力主镇压以求得列强谅解。载漪等提出不宣战会丧失人心,依靠义和团“法术”和董福祥甘军即能报仇雪耻。光绪皇帝站在主和派一边,力言“断无同时开衅各国之理”。慈禧太后主张“以顺民心为最重要”,会议以主和派取得优势而结束。会后两派积极活动。载漪伪造列强要慈禧太后“归政照会”。慈禧太后于次日召开了第二次御前会议。主和派重申“剿团和洋”主张,认为用“乱民”宣战会自取灭亡。光绪皇帝说义和团是乌合之众,不能代表中国民心。载漪与立山争辩团民法术灵验与否,互以对方“当夷”为词,词色激烈。主战官僚二十余人痛哭会奏,支持载漪的主张。慈禧太后公布了“归政照会”,决心一战,会后一面命徐用仪、立山、联沅前往使馆请求各国公使劝阻联军入侵, “如华欲开衅,可即下旗回 ”;一面令荣禄备战,通令各省督抚派兵勤王。是日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电奏,反对宣战, 力主“剿灭”团民。主和派得到封疆大吏支持而活跃起来。慈禧太后召开第三次御前会议,会上主战派“请攻使馆”、“慑使臣”以期“使馆朝夷,皇位夕易”的建议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。主和派王文韶、联沅等群起反对抚团剿洋,遭到慈禧太后怒骂斥责。载澜以“通夷”请杀联沅以退联军,主和派反唇相讥,气氛紧张。但主和者人数众多,慈禧太后在会后仍令王文韶、立山等前往使馆要各公使劝阻联军进犯京城。19日(二十三日)大沽炮台失陷消息传来,清室震动,慈禧太后立即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,归政失权的恐惧,使慈禧太后坚定了宣战决心。光绪皇帝和主和官员痛哭披陈均无法挽回。宣战终成定局。是日照会各国公使,限二十四小时离京赴津,由清军护送。次日,慈禧太后随即谕令各省督抚备战, “共挽危局”。下午即下令攻打使馆。6月21日(五月二十五日)清政府颁布了宣战上谕,同时颁旨招抚义和团, “借御外侮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扬州战役

   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。德祐元年(公元1275年),宋建康(今江苏南京)失守后,元军攻扬州(今江苏扬州)。宋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与部将姜才率军民固守不屈。阿术筑长围以困之。姜才屡次率军出击失利,仍坚不接受阿术

  • 汉鄂战役

   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。元军攻占襄阳(今湖北襄樊)后,南宋命张世杰率兵固守郢州(今湖北钟祥),封锁汉水。同时增修加固鄂州(今湖北武昌)一带城垣工事,控扼长江咽喉。咸淳十年(公元1274年),元军出襄阳,绕

  • 韩信之死

    楚汉相争时, 刘邦、项羽在荣阳、成皋一带对峙。韩信破魏、赵,服燕,攻占齐国,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,于打败项羽起了重要作用。韩信虏齐王后,自请为假齐王,引起刘邦的不满。但当时刘邦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,遂采

  • 更役

    汉代各种劳役的统称,因各种劳役皆由成年男子 (称为“卒”)更迭为之而名。汉制,服役年限自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。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月,称为“卒更” (或“更卒”);此外,每人一生还须服二年兵役,一

  • 关东军

    关东军阀组织的讨伐董卓的军队。董卓独揽朝政,激起官僚、贵族的不满,袁绍奔河北,董卓杀其在洛阳、长安的亲属五十多人。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发展起来的关东军阀,为扩充个人势力,便以讨伐董卓,为袁家报仇之名,纷纷

  • 杨镇龙起义

    元初浙江农民起义。首领杨镇龙,浙江宁海人。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二月,杨镇龙以玉山县(今属江西)龙兴山为根据地,率众起义,自称大兴国皇帝,建元安定,所部军士额刺“大兴国军”,众号十二万人。起义

  • 鸦片贸易

    近代西方殖民者为改变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、掠夺中国人民财富而经营的一项罪恶的毒品贸易。“鸦片”为英文Opium的音译,亦译“阿片”,又名阿芙蓉,俗称大烟,是由一种草本植物罂粟的汁液提练而成的软膏,原产

  • 王二起义

   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。天启(公元1621年—1627年)年间,陕北灾荒连年,民不聊生,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,人民生活陷入绝境。天启七年(公元1627年),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,以墨涂面,冲进

  •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

    1905年(光绪三十一年)清政府决定派载泽、徐世昌、绍英、戴鸿慈、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,企图打出“预备立宪”的招牌,欺骗群众缓和矛盾,稳固自身统治。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,广大革命

  • 河朔三镇

    唐中后期河北成德镇(治今河北正定)、魏博镇(治今河北大名东)、卢龙镇(治今北京)的统称。又称河北三镇。史朝义叛军从邺城败退时,唐政府任命仆固怀恩为大将,率兵追击。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,接受安史旧部许多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