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宗泽守汴

宗泽守汴

宗泽,字汝霖,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。靖康时曾在磁州(今河北磁县)招募义勇,力阻金军南下。后又率部进援京师,屡挫金军。建炎元年(公元1127年)六月,以七十岁高龄,被李纲推荐受任东京留守、知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)。遂聚兵储粮,增修备御,渡河召集敌后抗金诸将,部署收复失地。又联络河北、河东、中原杨进、王善等忠义民兵及王彦八字军,擢拔岳飞为将。先后上书二十余次,敦请高宗赵构还都汴京,以振人心,图为恢复,均为在朝当权的黄潜善、汪伯彦等妥协派所阻抑。高宗、黄、汪又恐宗泽拥兵生变,而派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以监视之,以致宗泽忧愤成疾,疽发于背, 连呼三声“过河”,抱恨而终。其所设战守之备悉被继任者杜充废罢,所部将士横遭打击,所召各路义军亦被迫散去。汴京旋又失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信破赵

    韩信用背水阵打败陈余,攻灭赵国的一次战役。楚汉相争,刘邦项羽在荥阳、成皋一带对峙。为了迂回夹击项羽,刘邦派韩信率兵攻打魏、赵、燕、齐四国。高帝三年(公元前204年)十月, 韩信率兵攻赵。赵王歇和赵将陈

  • 大林牙院

   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。掌文翰之事,代皇帝修文告,监修国史等。相当汉族王朝之翰林院。设北面都林牙为其长。其下有北面林牙承旨、北面林牙,左、右林牙等官。多拣选学识文才出众者充任。

  • 令黔首自实田

    秦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措施。黔首即庶民。一说因农民用黑巾裹头,故名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“更名民曰黔首”。三十一年(公元前216年), “使黔首自实田”。(《史记·秦始

  • 反矿监税使斗争

    明神宗时城市工商业者和手工业工人反对政府掠夺的斗争。明神宗时,财政濒于绝境。万历二十四年(公元1596年),明政府派出大批宦官,充当“矿监”、“税使”,四出掠夺民间财物,激起城市市民的激烈反抗。万历二

  • 宋平后蜀

    北宋攻灭四川孟氏割据政权的战役。宋初,孟氏统治下的后蜀境内富庶而政治腐败。宋平荆湖,使后蜀统治集团惶惧无措。权臣王昭远谋与北汉联兵,夺联关陕,御宋保蜀。宋朝侦知此事,便抓住了灭蜀的口实。乾德二年(公元

  • 夏(明玉珍)

    元末农民战争中明玉珍建立的政权。明玉珍,随州(今属湖北)人,家世务农。徐寿辉起义后,明玉珍集乡丁千余屯青山。后归附徐寿辉,受封元帅,守沔阳。至正十七年(公元1357年)春奉命率斗船五十,集粮川、陕间。

  • 回纥汗国

   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,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,受匈奴统治。南北朝时称高车,亦称铁勒或疏勒。回纥为铁勒之一部,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。是一游牧部落。隋末唐初,回纥渐强,不满于突厥的奴役,与仆

  • 知耻学会

    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。1897年(光绪二十三年)由梁启超和满族人寿富等发起,在北京成立。梁启超在《知耻学会序》中指出,日本“知耻”维新,“更张百度”, “虽耻何害!”而“自讳其耻”,则为无耻, “自诵

  • 布衣将相

    史家对汉初将相出身的概括。西汉初年,刘邦的部下除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外,多来自下层社会。如萧何原为沛县主吏掾;曹参原为沛县狱掾;陈平幼年家贫,用席做门户;周勃以编织养蚕用的苇箔为生,并经常给办丧事的人家

  • 涿鹿之战

    传说黄帝与蚩尤进行的一场战争。蚩尤是东方九黎族的首领,原先活动于今山东省及河南省东南部、安徽省北部,后在向西发展的过程中和华夏部落集团发生了冲突。传说蚩尤发明了金属武器,炎帝族抵挡不住蚩尤的进攻,乃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