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周公摄政

周公摄政

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两年即去世,子成王诵年幼,不能管理国家,由武王之弟周公旦继武王之后居摄天子之位, 并且称王,七年之后乃还政成王,史称周公摄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庆历新政

    又称范仲淹改革。宋仁宗时的一次政治革新。宋建国后,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农民土地,阶级矛盾不断激化。景祐(公元1034年—1038年)以后, 契丹渝盟,宋夏战争亦连年不断,官俸、岁币、军费剧增,国家财用日绌

  • 北洋六镇

    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装力量,称北洋陆军,简称北洋军。1895年(光绪二十一年)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,开始奠定北洋军阀集团的班底和基础。袁世凯凭借这支一手培植的新式武装为政治资本,取得

  • 齐国

   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姜姓。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东征后,成王封师尚父(亦称姜尚、吕尚、吕望、太公望等)为齐侯,统治原东夷薄姑氏(或作蒲姑、亳姑,今山东博兴一带)的土地和人民,都营丘(后称临淄,今山东淄博东北

  • 宗法制

    我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,并且维系不同等级贵族上下级关系的一种制度。宗法制产生于西周,是由古代父家长制结合周代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制定的。其表现形式为:周王自称天子,被确定为天下的大宗

  • 李璮之乱

    中统三年 (公元1262年)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。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。金宣宗兴定二年(公元1218年),李全降宋,后又叛降蒙古。李全死,李璮袭职益都行省。忽必烈即位,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

  • 社学

    元代村社设置的学校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二月,元政府建司农司,同时颁布农村立社法令。之后,广大农村陆续建社。政府在立社令文中规定,每社都要建学,择通晓经书者为师,农闲时令子弟入学,先读《孝

  • 都督府

    唐代地方军政机构。魏晋以后,曾设“都督诸州军事”之职,总揽所辖区域军政民政。北周至隋,改称“总管”。唐代恢复都督名称,并设都督府。都督府分大都督府、中都督府、下都督府三类。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唐改

  • 苏峻、祖约之乱

   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。王敦之乱后,明帝病死,幼子司马衍继位,是为成帝,其舅父庾亮总揽朝政。苏峻、祖约自视平乱有功,对庾亮心怀不满。咸和二年(公元327年),庾亮欲夺苏峻兵权。苏峻联络祖约,以讨庾

  • 马邑设伏

    西汉初年,匈奴屡次侵扰汉朝边郡,汉武帝听取大行令王恢建议,改和亲政策为军事进攻。元光二年(公元前133年),汉朝政府使马邑(今山西朔县)人聂翁壹(又作聂壹)出塞贸易,佯以出卖马邑城,引诱匈奴单于。匈奴

  • 微子降周

    商纣王统治时期,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内部倾轧,使得商朝的统治摇摇欲坠。纣王诸父比干、箕子因为屡次劝谏纣而被杀或被囚。微子(纣长兄)也曾数谏纣王,不被采纳,遂出亡。及周武王克商,微子亲到武王军前向周乞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