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号军起义

号军起义

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白莲教的支派灯花教组织的农民起义,故又名“教军起义”。各号军用不同颜色的头巾、号褂和旗帜,分别自称黄号、白号或红号,其中以白号为主。号军以贵州东北部为根据地,主要活动在铜仁、石阡、思南、湄潭、翁安、开阳等各州县以及贵州的边缘地区。自1855年(咸丰五年)起,红号、白号、黄号分别在徐廷杰、刘义顺、何得胜的领导下,以铜仁、乌江流域和黔西地区为中心举行起义。1864年(同治三年)张保山改名朱明月,诡称崇祯十二世孙,称朱王,以刘义顺为大丞相,在城头盖、觉林寺建立政权。1868年(同治七年)在湘军镇压下,朱明月殉难,刘义顺被俘,在成都牺牲。号军坚持斗争共十四年之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占城稻

    又称占禾、早占。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占城一带。约于唐末、五代初传入我国福建沿海。为旱稻良种。其特点为耐旱,穗长而无芒,颗粒小,不择地而生。又生长期较短,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。我国江南气候较热,淮南地寒,均宜

  • 福州船政学堂

    一名求是堂艺局。清末最早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的新式科技学校。1866年(同治五年),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福州船政局,为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,附设该学堂。学堂分前、后和艺圃三部分。前学堂学习法文,专业为造船。

  • 岐沟关战役

   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。雍熙三年(公元986年)春,北宋三路伐辽。东路曹彬部急功趋利,孤军攻至涿州(今河北涿县),后以粮草不继,被迫收兵雄州(今河北雄县东)。旋又命士兵裹粮再进,复以军渴乏井,部队战斗力大

  • 钦廉防城起义

   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。1907年(光绪三十三年)春,广东钦州三那(那桑、那黎、那彭)地方群众组成以刘思裕为首的万人会,反对清政府增收糖捐,由请愿发展为武装暴动。清政府派兵镇压, 刘思裕牺牲,群情激

  • 大刀会

    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。1894年(光绪二十年)山东曹县刘士端组织大刀会反抗洋教,影响及于鲁、苏、豫、皖四省交界地方。1896年(光绪二十二年)江苏砀山(今属安徽)刘隄头村教民抢割平民庞山麦子,双方发生

  • 襄郢民兵

    南宋末年抗元义军。咸淳(公元1265年—1274年)时,元军围困襄樊(今属湖北)二城达五年,陆地修筑白河、鹿门、万山等营寨,水道设木栅铁索以拦截船只人等出入。二城粮援不继。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督师赴援,

  • 天津都统衙门

    见“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”。

  • 通判制

    宋代为加强对地方控制,乾德元年(公元963年)始于各州府置通判。一般大州二员,小州一员,不及万户者不置。其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,但州府文书须有通判连署,方为有效。并握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,号称监州、倅贰。

  • 吴奤儿起义

    明初贵州苗族人民起义。洪武十一年(公元1378年),吴奤儿领导五开(今贵州黎平一带)苗族人民起义,自称“刬(铲)平王”,古州(今贵州榕江)十二个长官司全都响应,号称二十万众,杀指挥佥事过兴等。洪武十八

  • 周(张士诚)

    元末农民战争中张士诚建立的政权。张士诚小字九四,泰州白驹场(今属江苏大丰)人,以操舟运盐为业,常受富家凌侮。至正十三年 (公元1353年)正月,张士诚及其弟士义、士德、士信联合李伯升等,计十八人,杀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