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党锢之祸

党锢之祸

东汉末年部分官僚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政而被罢官禁锢,甚至被株连杀害,史称党锢之祸。东汉桓帝时,宦官专政,不仅造成了深重的社会危机,而且严重地侵犯了部分官僚士大夫的切身利益。以李膺、陈蕃为首的官僚与太学生郭泰、贾彪等联合, 议论政治,品评人物,抨击宦官专权。延熹九年(公元166年),宦官使人诬告李膺交结诸郡太学生徒,朋比为奸,诽讪朝廷。汉桓帝下诏逮捕党人,收系李膺等二百多人。次年,虽把党人赦归田里,但禁锢终身,不得为官。此为第一次 “党锢之祸”。建宁元年(公元168年),灵帝即位,窦太后临朝,外戚窦武掌握政权,同陈蕃合作,起用李膺等被禁锢的党人,并密谋消灭宦官势力,事泄,窦武兵败自杀。建宁二年,打击过宦官的张让,被人诬告共为部党,图谋社稷,受到追捕,宦官乘机收捕党人,李膺、杜密等人皆死于狱中,被牵连而死亡、迁徙、废黜、禁锢者达六、七百人。熹平元年(公元172年)窦太后死,有人在朱雀门阙上书写反宦官专政的文字,宦官又四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一千余人。熹平五年,朝廷下诏规定: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、父子兄弟以至在五服之内的亲属,一律免官禁锢。此为第二次党锢之祸。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,黄巾起义爆发,汉灵帝才大赦党人,诸徙之家皆归故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硕真起义

    唐朝前期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。高宗永微四年(公元653年),睦州(今浙江建德)女子陈硕真和妹夫章叔胤率众起义。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,章叔胤为仆射,童文宝等为大将,攻城掠地,连克桐卢、睦州、于潜等州县,兵锋

  • 中俄会订条约

    见“旅大租地条约”。

  • 建都之争

   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退位。次日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,孙中山荐袁以代。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为临时大总统。孙中山对袁的野心有所察觉,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三项条件:定都南京;俟新总统到南京

  • 二程理学

    北宋程颢、程颐兄弟所倡导学说之统称。宋代思想家多以理(或“天理”)、气来论证精神与物质的关系。二程皆曾从学于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。颢以“天理”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根本,于伦理上则体现

  • 晋国

   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姬姓。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灭唐后,封同母弟叔虞于唐国故地(今山西翼城西),建立晋国。同时分给他“怀姓九宗”和“职官五正”。怀姓即媿姓,是世居今山西南部的狄族姓氏。晋国以狄族为统治对象

  • 甘军

    清末甘肃提督董福祥所部清军,多甘肃籍, 故名。董福祥,甘肃固原(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)人。1862年(同治元年)陕甘回民起义时,率众起义于安化。1867年(同治六年)为陕甘总督左宗棠部刘松山所败,随即投

  • 保滇会

   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。主要成员是以旅京云南士人为主的维新派人物。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在保国会影响下,保滇会在北京组成,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,宣传维新变法,参加者达百余人。然而它却遭顽固派的恶毒攻击

  • 鲁作丘甲

   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。《左传》记载,鲁成公元年 (公元前590年),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,需要加强军事装备, 因而“作丘甲”。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,甲即盔甲,此处泛指军事装备。“作丘甲

  • 寒浞灭羿

    羿取代夏的统治以后, 自恃武力,四出游猎,不修民事,委政于亲信寒浞。寒浞是伯明氏(属东夷)的“谗子弟”,被其君所逐,投奔羿而成为羿的助手。他对内讨好羿的家室,对外收买人心,怂恿羿长期在外田猎,终于在羿

  • 反美爱国运动

   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美国迫害在美华工的反帝爱国运动,亦称“抵制美货运动”。长期以来,有大批华工流落美国,美国西部的开发主要依靠华工的劳动。但在美国经济发展之后,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却歧视迫害华工,不断煽起排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