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鶗鴂

鶗鴂

即杜鹃鸟。战国楚屈原《离骚》:“恐鹈鴂之先鸣兮,使夫百草为之不芳。”鹈鴂,即鶗鴂。古人认为杜鹃鸟鸣于春末夏初,正是花落时节,故诗文中常用以慨叹时令转换。亦用以指生不逢时。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之七:“众芳委时晦,鶗鴂鸣悲耳。”孟郊《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》:“岂知鶗鴂鸣,瑶草不得春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仰山和尚

    【介绍】:见慧寂。

  • 剡溪乘兴

    指朋友相访。亦用以咏雪。姚合《咏雪》:“其那知音不相见,剡溪乘兴为君来。”亦省作“剡溪兴”。李白《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》:“虽然剡溪兴,不异山阴时。”参见“山阴乘兴”。

  • 常住

    指寺院、道观中的公用财物。王梵志《寺内数个尼》:“常住无贮积,家人受饥寒。”

  • 解衣

    即解衣推食。慷慨赠人衣食。谓施惠于人。典出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李适《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》:“解衣延宠命,

  • 令狐楚

    【生卒】:766—837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、诗人。字殼士,自号白云孺子。祖籍敦煌(今属甘肃),家于太原(今属山西)。排行四。令狐绹父。五岁能为辞章。贞元七年(791)进士及第。八年(792),辟桂州

  •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

    【介绍】:虞世南作。此诗虽为应制之作,但气度宽宏,无局促之态。“横空一鸟度,照水百花然”一联,属对工稳,描摹精微,而不露匠意。诚如徐献忠《唐诗品》所云:“天然秀颖,不烦痕削。”可见此类作品,只要发乎性

  • 金陵晚望

    【介绍】:高蟾作。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,抒发了对晚唐现实的忧虑。前二句在对浮云、晚翠、落日、秋声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中,展示了故都盛衰无常,佳丽难再,隐含唐王朝正是夕阳西下、国运陵夷之时。结尾两句,追昔

  • 类编唐诗七言绝句

    明敖英撰。敖英,字子发,号东谷,清江(今属江西)人,正德进士,曾任江西右布政使等职。此书有明刻本,不分卷,专选唐人七绝,然亦误杂数首五绝。内分吊古、送别、寄赠、怀思、游览、纪行、征戍、写怀、悲感、隐逸

  • 无端嫁得金龟婿,辜负香衾事早朝

    【介绍】:李商隐七绝诗《为有》三、四句。两句通过少妇之口,表达她对丈夫、对春宵爱恋的深情,与王昌龄“悔教夫婿觅封侯”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句中又微寓讽慨,少妇托青春于富贵、不料反为富贵所误的悔恨和痛苦

  • 温彦博

    【生卒】:574或575—637【介绍】:唐代文学家、编纂家。字大临。太原祁县(今属山西)人。温大雅弟。隋开皇末,对策高第,授文林郎,直内史省,转通事舍人。隋末,随幽州总管罗艺归唐,授幽州总管府长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