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千里
【介绍】:
见高骈。
【介绍】:
见高骈。
【生卒】:约646—708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字必简。祖籍襄阳(治今湖北襄樊),父迁居巩县(今河南巩义)。排行五。杜预后裔,杜甫祖父。高宗咸亨元年(670)登进士第,授隰城尉。累转洛阳丞。武后圣历元年
【介绍】:栖一《武昌怀古》诗句。诗写秋暮蝉鸣风树、雁横雨漫,一片衰飒、枯败之景。武昌为东吴旧都,以此景来表达诗人追怀史事之感伤情怀。
【介绍】:李商隐作。刘蕡因正直敢言而遭宦官忌恨诬陷,宣宗大中三年(849)秋客死于浔阳。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刘蕡衔冤被贬、身死异乡的无限悲悼之情。首联直斥“上帝”不了解人间衔冤负屈的情况,语气愤激;颔联叙
吴战垒选注。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,30万字。本书作为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续编,遵循蘅塘退士“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”的宗旨,而选录眼光有所扩大,兼顾了初、盛、中、晚唐各期各派及各体
①《玉台新咏·〈古绝句〉之一》:“藁砧今何在?山上复有山,何当大刀头?破镜飞上天。”“藁砧”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;山字重复相加为“出”;大刀刃端有刀环,环谐音“还”;破镜为半月形状,意指半月之期。全诗犹
社日举行的赛神会。杨汝士《戏柳棠》:“今日梓州张社会,应须遭这老尚书。”
【介绍】:杜甫《中宵》颔联。飞星,流星。二句写中宵不寐所见夜景。过、动、白、虚四字,皆为句中眼,精工传神。仇兆鳌曰:“飞星过水而白,下半因上;落月动于沙虚,上半因下。一就迅疾中取象,一从恍惚中描神。”
【介绍】:唐人,隐于太白山,喜道术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收其诗13首。
【介绍】:司空曙作,当写于大历年间在长安做官时。作者一作包何,题为《长安晓望寄崔补阙》,见《全唐诗》卷二〇八。补阙,唐谏官名。诗写长安京城的繁华壮观和朝中官员的尊贵显达,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、哀伤无奈之
东汉祢衡初至颍川,怀揣名刺欲干谒当地名流,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他认为值得拜谒的人,以至于名刺上的字都磨损起毛。见《后汉书·祢衡传》。后因以“名纸毛生”指长时间求谒而不得见。刘鲁风《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