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韦应物《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》诗句。幽人,犹隐士,指丘员外。二句皆意中遥想对方之情景,心有灵犀一点通,语淡而妙,情致委曲。
佛教中别称袈裟。谓能忍辱以防一切外难。慧净《杂言》:“持囊毕契戒珠净,被甲要心忍衣固。”
喻指贪心不足。语本《东观汉记·隗嚣传》:“西城若下,便可将兵南击蜀虏。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,每一发兵,头鬓为白。”李白《古风》之二三:“物苦不知足,得陇又望蜀。”
【介绍】:刘禹锡作。大和九年(835),宰相李训等以天降甘露为名,诱使宦官观看,欲尽诛之。事败,大臣十一族为宦官所杀,死者数千人。史称“甘露之变”。刘禹锡感于此事而作诗。当时大臣无辜被杀者甚多,如王涯
【生卒】:751~834【介绍】:俗姓寒(一作韩),绛州(今山西新绛)人。十七岁出家。后谒石头禅师,密领奥旨,获其衣钵,住澧州药山,世称药山和尚。《宋高僧传》有传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收诗1首。
【生卒】:800~849【介绍】:字涣思,河间(今属河北)人。太和三年(829)进士。历官太子校书郎、协律郎、大理评事、殿中侍御史、处、歙二州刺史等职,以能治见称。善诗文,与杜牧、许浑多有唱和。《全唐
【介绍】:曾应进士试,余无考。《全唐诗》录其省试诗《秋霁望庐山瀑布》1首。
【介绍】:刘长卿《陪王明府泛舟》诗句。二句描写泛舟水上时所见景色和感受。上句于静景中充满广阔的空间感,下句于动景中包涵着漫长的时间感。在看似明丽的画面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。
【生卒】:652—710【介绍】:唐代高僧。又译作施乞叉难陀。意为学喜。西域于阗(今新疆和田)人。善大小乘,旁通异学。证圣元年(695)奉诏于东都大遍空寺,与菩提流志、义净等译《华严经》,圣历二年(6
《诗·卫风》篇名。诗序认为此诗为刺卫庄公“不能继先公之业,使贤者退而穷处”。后因以“考槃”指贤者隐居。钱起《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》:“谁谓桃源里,天书问考槃。”李群玉《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