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陈子昂

陈子昂

【生卒】:659—700;或谓661—702,658—699

【介绍】:

字伯玉。一说名冕,字子昂。行大,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文明元年(684)进士。武后奇其才,擢麟台正字,后世称“陈正字”。转右卫胄曹参军,升右拾遗,世因称“陈拾遗”。曾两次从军边塞,参加反对制造民族分裂的战争。后以父老解官归侍,为县令段简诬陷,屈死狱中。两《唐书》有传。陈子昂为初唐重要作家,陈振孙称其“诗文在唐初,实是首起八代之衰者。”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六)论诗强调“兴寄”,提倡“汉魏风骨”、“正始之音”,反对齐梁绮靡文风,为诗歌走向盛唐做出了卓越贡献。但对齐梁一概排斥,未免失之偏颇。现存诗120余首,《全唐诗》编为2卷,有《陈伯玉文集》传世。

【生卒】:659—700。另有661—702、658—699说

【介绍】:

唐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伯玉。一说本名冕,字子昂。梓州射洪(今属四川)人。先世本居于颍川(治今河南许昌)。世代为豪族。少驰侠使气,年十七、八始发愤读书,考察历代兴亡之理,研习治国安邦之道,以展其抱负。初为诗,诗人王適谓其必为“文宗”。调露元年(679)至长安入太学。次年应试落第。归梓州后曾隐居学道。文明元年(684)进士及第。一说进士及第在开耀二年(682),当误。以上书谏政,受武后赏识,擢麟台正字。多次上疏言事。垂拱二年(686)随乔知之北征,曾出塞至张掖等地。永昌元年(689),再次受武后召见,论为政之要。迁右卫胄曹参军。武后建周称帝,子昂上表称颂。后丁继母忧去官。长寿二年(693)擢右拾遗。次年,受牵累入狱。获释后仍为右拾遗。万岁通天元年(696),从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,参谋帷幕,再次出塞。因谏议军事不蒙接纳,贬为军曹,作《登幽州台歌》等抒其愤。归朝后仍为右拾遗。圣历元年(698),以父老辞官,诏带官归侍。后年,遭县令段简罗织罪名,敲诈迫害,忧愤而死。一说武三思指使段简陷害逮捕子昂,致其含冤去世。世称陈拾遗、陈射洪。他在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是唐诗繁盛局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,也是古文运动的先驱。其《与东方左史虬〈修竹篇〉并书》主张恢复“风雅”传统和“汉魏风骨”,破除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”的齐梁诗风,建立“骨气端翔,音情顿挫,光英朗练,有金石声”的诗风,不但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宣言书,也对唐代散文革新有一定影响。其诗今存一百二十多首,与六朝及初唐其他诗人相比,题材更广阔,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深刻,既有隐逸游仙、山水园林、酬赠送别之类,更有反映边塞现实和抒发安边壮志的边塞诗,抨击时政弊端的讽谕诗,以及抒写壮志难酬的感愤诗。各类作品均有佳作,而以《感遇》三十八首、《蓟丘览古》、《登幽州台歌》等最为杰出。所作均为五言。五古不但高出初唐其他作者,在整个唐代也号称杰出。《感遇》三十八首被尊为“古体之祖”,五律也被誉为“近体之祖”。艺术上,多用比兴手法,往往以古朴、朗练、劲健的语言抒情写景,形成了以雄浑沉郁、遒劲质朴为主体的诗风。唐代著名诗人,如李白杜甫高適岑参韩愈白居易皮日休杜荀鹤等,无不受其影响。其文今存一百一十多篇,包含以议论为主的书、表,以记叙为主的碑、志,以抒情写景为主的序、吊文等,而以书、表最为突出。它们或针对现实问题陈述政见,言事清晰,说理透辟;或抒发惜别、失意之情,感情真挚,景象鲜明。后者犹沿俳俪之习;前者语言质朴疏朗,往往化骈为散,有些纯用散体,对于改变六朝以来浮艳文风,倡导文体革新有一定贡献。代表作《为乔补阙论突厥表》、《谏灵驾入京书》、《谏雅州讨生羌书》等,均为唐文名篇。子昂去世后,文章散落。友人卢藏用集其遗文为《右拾遗陈子昂文集》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下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均有著录。传世者以《四部丛刊初编》本《陈伯玉文集》十卷较通行。徐鹏据以为底本,校点为《陈子昂集》。彭庆生有《陈子昂诗注》。事迹见唐卢藏用《陈氏别传》,赵儋《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》,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。罗庸、彭庆生均撰年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安

    东晋高僧。俗姓卫,十二岁出家,佛学精湛。后受到秦主苻坚的推崇。见南朝梁慧皎《高僧传》。唐诗中常以美称当代僧人。严维《秋日与诸公文会天□寺》:“还将经济学,来问道安师。”

  • 张浑

    【生卒】:771—846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字万流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,郡望清河(今属河北)。弱冠明经及第,调补滁州掾。历扬子主簿、汜水尉。元和末,献书朝廷,备述寰海利害。授监察御史,领盐铁富都监,不

  • 徐仲雅

    【生卒】:922~?【介绍】:字东野,其先秦中(今陕西)人,徙居长沙(今属湖南),少有俊才,长于诗文。初为昭顺军观察判官。天福四年(939),晋高祖授马希范天策上将军,希范设天策府文学馆,仲雅年十八,

  • 触物

    犹触事。处处;事事。元结《酬孟武昌苦雪》:“自经危乱来,触物堪伤叹。”王梵志《大丈夫》:“无心妨世事,触物任怀居。”

  • 杜工部诗选

    ①明王寅选。凡六卷。该书分体选录杜诗共计662首,注文不多,虽系明代刊本,但传世极罕。②高剑华注。此书为曾国藩所选,高剑华点注,首载“杜甫述略”,次余俊贤写《杜甫评传》,全书选录杜甫五言古诗263首。

  • 纷披

    ①和缓貌。李世民《咏兴国寺佛殿前幡》:“纷披乍依迥,掣曳或随风。”②繁盛貌。杜甫《九日寄岑参》:“是节东篱菊,纷披为谁秀。”③散乱貌。杜甫《江雨有怀郑典设》:“乱波纷披已打岸,弱云狼藉不禁风。”

  • 褚登善

    【介绍】:见褚遂良。

  •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

    【介绍】:刘禹锡作于大和五年(831)。其时禹锡已六十岁,故有“不为老人开”之句。唐郎中是唐扶,大和初为屯田郎中,五年充山南东道宣抚使。禹锡在其宅饮酒看花,正其为屯田郎中时。其时禹锡已是老人,自以为过

  • 几时心绪浑无事,得及游丝百尺长

    【介绍】:李商隐七绝诗《日日》三四句。在刻画形容“心绪”这个抽象概念时,诗人采用“曲喻”的修辞方法,执着“绪”字,将抽象的心绪在意念中形象化为有形的丝绪,再从丝绪引出具体的游丝,用这有双关意义的游丝形

  • 虞典

    指《书·舜典》。因其记载虞舜巡狩四方之事,故诗文中多用以为咏帝王出巡之典。张说《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》:“轩台百年外,虞典一巡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