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李世民《赐萧瑀》诗首二句。“疾风”句,语出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。板荡,源出《诗经·大雅》中《板》、《荡》二诗,指政局动荡不安。两句暗以王霸比萧瑀,又以疾风中的劲草为喻,赞扬萧氏身经乱世,但意志
千方百计。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之九十:“争头觅饱暖,作计相噉食。”
【生卒】:711—784【介绍】:字端卿,行五。郡望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),郑州(今属河南)人。开元二十九年(741)进士。乾元二年(759)拜相,后贬为袁州长史,再改刺歙州。为宰相元载所排,退居江淮
【介绍】:韩偓作。以画景入诗,用精炼简省的笔墨,将所见山水景象准确生动地展现出来,充满诗情画意。诗作也隐隐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迷惘和孤独情绪,此乃作者被贬后流离失所、处境艰难的心情写照。
指屈原含冤自沉于湘江支流汨罗江。郑谷《蜀江有吊》:“折槛未为切,沉湘何足悲。”
据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三载:海边居民有乘槎到天河者,见一男子牵牛在河边饮之。故后以“饮牛津”代指银河,并用为咏男女相思之典。韩偓《无题》之二:“棹寻闻犬洞,槎入饮牛津。”
【介绍】:五代道士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后唐时道士。同光中,曾召入内殿讲论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、断句一句。事迹见《全五代诗》卷一〇。
【介绍】:苏州(今属江苏)人。范仲淹之祖。九岁举神童。仕吴越为秘书监。《十国春秋》有传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补诗1首。
指诗句的头两字为仄声者。对近体诗而言,由于第一字的平仄可以变化,而尤以第二字的平仄为重要,仄头的诗句第二字一般总是仄声。参见“平头②”。
【生卒】:?~778【介绍】:字贞节,华州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新、旧《唐书》有传。少即志于道,尝从嵩山冯齐整学道法。天宝中两度被召,曾为翰林供奉,不久请归。曾南至庐山、浙中等地避安史乱,大历中游至天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