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东篱菊”。
【介绍】:宋之问《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》诗句。“明月尽”,指夜晚无月,照应诗题中“晦日”(每月的最后一天)。“夜珠来”,乃言昆明池(唐时名胜,在长安西南)中自有夜明珠光芒四射,极力形容池水之灵异。两句
【介绍】:宣宗时人,终生未仕。与于兴宗有交往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见“桃花源”。
晋谢道韫有才识,“风韵高迈”,“使人心形俱服”。后因以“谢庭风韵”称美才女。窦常《过宋氏五女旧居》:“谢庭风韵婕妤才,天纵斯文去不回。”
蔡顺,东汉汝南人,事母至孝,食桑椹,黑熟者留给母亲,劣者自食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引晋周斐《汝南先贤传》。李瀚《蒙求》:“王祥守奈,蔡顺分椹。”
【介绍】:任翻《宿巾子山禅寺》诗句。上句写由于山峰耸立,被遮挡了部分月光,江水不能被明月普照;下句写在幽微的光线中僧人打开竹房。诗写山寺夜晚的幽静和人物的微妙活动,赋中兼比,意味隽永。
【介绍】:司空曙《喜外弟卢纶见宿》诗颔联。白头人,作者自指。二句以秋雨中落叶比喻历经沧桑的衰老之人。谢榛曰:“韦苏州曰:‘窗里人将老,门前树已秋。’白乐天曰:‘树初黄叶日,人欲白头时。’司空曙曰:‘雨
①往事。孟郊《送卢郎中汀》:“向事每计较,与山实绸缪。”②就事,对待事情。白居易《秋斋》:“阮籍谋身拙,嵇康向事慵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、仕历不详。当为晚唐或唐末人。所作《题金山》诗,为南唐李建勋所称赏,明代杨慎《升庵诗话》评为唐人题金山寺诗第一。《全唐诗》仅存此诗。事迹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六三。